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书信 >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书信作文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书信作文 (3000字)

投稿:花错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书信作文30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朱子是我中华民族自孔、孟以来最重要的思想家。作文汇小编整理了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书信作文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书信作文一: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等,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朱子文化不时地焕发出智慧的光辉和远见的卓识。

  福建朱氏后裔顺应潮流组建社团,加强朱氏成员联谊、沟通,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在社会、单位、乡村、邻里之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朱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更好地传承弘扬朱子文化,经座谈会讨论,现倡议如下:

  (一)发挥朱氏宗亲社团组织优势,广泛开展联谊、沟通和合作,搭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朱子文化的工作平台,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建立朱氏宗亲社团联系会议制度,由各地(市)朱氏会轮流主持,每年定期开展1-2次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进一步加强世界朱氏裔孙的联络、沟通和交流,

  (二)秉承朱子“崇文重教,明理诚信,人格修养”的品德,率先垂范,在家庭、社会、单位、乡村、邻里之间,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提高个人品德修养,公民道德素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领时代新风尚;遵循朱子“忠孝廉节”的教诲,践行“文公家训”。

  (三)在现有宗祠、庙堂文化活动中,探索“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途径;关心朱子文化研究工作,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关注《朱子文化》杂志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宣传并扩大阅读群体,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地位;积极参与并支持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发挥福建“道南理窟”、“海滨邹鲁”的历史文化优势;搭建“海洋寻根”、“书院之旅”平台,加强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活动。

  (四)文化遗址遗迹具有观赏性,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观追溯历史,涵养文化底蕴,提高文化自信与自觉。闽北是朱子的故里,朱子文化的摇篮,现今尚存的朱子文化遗址,需要朱氏裔孙们的共同努力、保护和修复,让朱子文化的遗址遗迹,发挥应有的历史地位。

  让我们精诚团结,凝心聚力,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书信作文二:

  在这个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全国上下正在开展争做“四好少年”活动,这是胡锦涛爷爷在给少先队的一封信中提到的争当“四个好少年”的要求。胡爷爷的号召,不仅是对全国少年儿童的关心,也是对全国少年儿童的关爱。他要求少先队员们人人努力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誓做合格接班人。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这次我校开展争当“四个好少年”主题活动,全校同学都要积极参加这项活动。争当“四个好少年”应该从我做起,从我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武夷山是朱子成才、成就、成名之地。上午9时,鼓声响起,武夷山市政协主席杨永华主持仪式,武夷山市代市长林旭阳恭读祭文,莘莘学子齐诵《朱子家训》。

  来自福建省、南平市和武夷山市的代表,朱子后裔代表,朱子文化研究专家学者,韩国朱子文化交流代表团,以及武夷山社会各界代表,肩披绶带,手持金秋丹桂,分别向中华茶博园内的朱子像敬献花篮、桂枝,并致鞠躬礼。

  “朱子理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山历来高度重视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南平市副市长朱仁秀表示,此次开展朱子祭祀典礼,不仅是对先贤的景仰和纪念,更是对朱子理学思想的继承与弘扬。

  同学们,今天,我们是株株幼苗,在学校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明天,我们便是根根栋梁,撑起祖国大厦,使它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四好少年。让“四个好少年”的活动在我们的学校开花、结果。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书信作文三:

  朱子是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宋明理学的最高峰。他的思想不仅统治了南宋以后元明清近800年的中国,而且影响到整个东亚世界,并演化为东亚世界的统治意识形态。换句话说,早在700多年前,朱子思想积极参与了东亚思想一体化进程,此时的朱子已经是世界化的朱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朱子学又会呈现怎样的一幅图景?或者说,立足于当代与未来,全球化需要什么样的朱子学?朱子学的精神怎样参与人类精神的建构?这是全球化时代每一位朱子学研究者必须直面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厘清朱子学中的开放性元素与封闭性元素、厘清朱子学的精神实质,朱子学中哪些思想真正关切我们生命的痛痒,至今仍然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也许,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和发掘朱子全体大用、书院教育、身心修炼、家礼、社仓、文化谱系的承传等的现代意义。

  朱子学的精神,指朱子的学问、思想的本质、终极的意义。“全体大用”思想是朱子思想的中心,在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全体大用”就是明德,就是“心具众理而应万事”,就是仁,就是性体情用,就是仁之体与忠恕之用,就是圣人气象等。我们认为,“全体大用”思想是朱子哲学的基本精神,朱子的政治实践、社仓建设、书院教化、家礼的推广与普及都是其“全体大用”思想的具体落实。

  书院教育的推广。朱子是南宋书院教育运动的中坚与旗帜,终其一生,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书院建设之中。据统计,南宋书院运动中,与朱子有关的书院有67所,占南宋167所书院的40%,相关书院数量之多,远远在同时代各位道学大师在之上,其对于南宋书院运动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朱子的《白鹿洞书院揭示》集中体现了朱子书院教化的理念。朱子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揭示》首先以儒家的“五伦”立为“五教之目”,将传统的伦理纲常作为为学的目标,并强调“学者学此而已”。它有力地证明了这种道德教化精神正是传统书院的首要精神。朱子书院教化尤其重视“知行合一”,注重道德的践履。《揭示》只是蜻蜓点水般提及学、问、思、辨,而把浓墨重彩涂抹在修身、处事、接物等笃行事务上,把知识的获得与身心修炼弥合得天衣无缝,这是典型的道学家的教化理念,足见朱子书院教化的经世关怀。《白鹿洞书院揭示》既是书院精神的象征,也是儒家文化精神的高度凝聚,影响久远。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文章标签:书信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