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高三 > 思维的差异

思维的差异 (700字)

投稿:绿野清风 年级:高三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思维的差异作文7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在尼斯贝特的书《思维的版图:西方人见木,东方人见森》中有个实验很有意思。心理测验者给受试儿童看三幅图画,分别是鸡、牛、青草,让儿童将其分为两类。结果是:大部分中国儿童把牛和青草分为一类,把鸡分到另一类。而大部分美国儿童把牛和鸡归为一类,而把青草分为一类。

进而几位学者又将被测试者由小学生换成大学生,作类似的实验,让大学生们对熊猫、竹子、猴子、香蕉进行分类。结果同小学生的实验如出一辙。这一结果又充分表明,儿童时期的思维方式足以延续到成年时期。

为什么东西方思维方式会有这样的差异呢?语文中国人习惯按照事物之间的关系划分事物的类别,美国人则习惯于把事物都归纳到他们作为“实体“各自所属的范畴里面去。前者看着的是关系,后者看重的是实体。

西方人喜欢范畴,而古代的中国人对范畴却丝毫不感兴趣。比如说,在西方,一个小孩子如果数学学不好,他就会被认为没有数学能力或没有学习能力;而在中国,我们却都会认为这个小孩应该努力一点,或者认为是老师或学校的原因……这种按稳定的性格或能力来归因和把任何事情看成是内外因的统一的思维方式深刻地体现出东西方对关系和范畴的不同偏爱。

以己之见,中国的“关系学”应该早早消亡,而如今这个社会,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潜文化,人人心中皆有数,又都不挑明,无人评定它是对或错的,而且,世人也向来同意“多个朋友多条路”。要消亡恐怕也不简单。这么一来,的确是方便了一些人,但对绝大多数来说,是不公平的。

陶行知曾说过:“靠人靠天考祖上,不算是好汉。”希望中国人可以想明白这一点,通过实力和努力,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向西方学习,让社会处于一种良性的竞争,而不是通过“关系”,失败了,也不埋怨是因为周围的“关系”。

应该试着改变这种思维模式了。

 

      文章标签:高三作文 议论文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