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观后感 >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2500字)

投稿:阿卜先生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作文25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第1篇

  在历史面前,一个强盗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格兰。

  纪录片《圆明园》是由金铁木导演指导的大型历史类纪录片。纪录片讲述了清廷皇家园林圆明园的兴衰史,也是清王朝统治的兴衰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兴衰史。从而表达了勿忘国耻,要重振中华民族的主题。

  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瑰宝,因清政府国力衰败,使得圆明园遭到了英法联军的灭顶之灾。金铁木导演在萤幕上还原了那个年代的圆明园,使人感受到圆明园的美丽,通过圆明园的命运,给人以启发。

  纪录片的镜头语言点明了主题。片中使用率大量的对比蒙太奇。最为明显的是在表现英法联军向北京进攻时,英法联军的大炮、可以连续发射的枪械同清军的马刀、弓箭相对比。尽管清军战士不畏牺牲,但在工业国家的枪炮下,显得这一切都苍白无力。对比蒙太奇将这一切表现的更突出。而进攻北京的英法联军指挥官同躺在避暑山庄吸食鸦片的咸丰皇帝相对比,就预示着清军必败。用清廷与英法做对比也突显出封建迷信必败与自然科学,对比蒙太奇使得这一切更加明显。而影片在拍摄角度的选择上恰到好处。在拍摄拍摄圆明园全景时使用了俯拍镜头,彰显圆明园的雄伟、壮丽。在拍摄象征昆仑山的假山时采用仰拍,表现清帝王对自己功劳的骄傲。在拍摄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使用的是平摄,很直接的表现英法联军的野蛮。三个不同类型的拍摄角度告诉观战,再宏伟的建筑、再优秀的帝国,没有强大的实力就会任人宰割。照应了主题。

  在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上体现了主题。片中的三维动画复原了那个宏伟而不失秀气的圆明园,让观众仿佛见到了真实的圆明园,而真正真实的圆明园遗址出现时,二者的反差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告诫人们在欣赏圆明园时勿忘国耻,反思历史,照应主题。

  声音的冲击上渲染了主题。片中除了有画外音的解说外还有郎世宁等外国人对自己日记的讲述,二者的组合完整的介绍了圆明园。郎世宁等外国人从客观的角度讲述史诗,从而使纪录片更加真实,更有说服力。背景音乐的宏伟更衬托出圆明园的宏伟,凄凉的背景音乐渲染了圆明园遗址悲凉的气氛,同样告诫人们勿忘国耻,照应主题。

  《圆明园》带给观众强烈的视听震撼和心灵触动,引发了国人的思考,告诫中华儿女应勿忘国耻,要在战争的废墟上重振中华民族。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第2篇

  圆明园的建筑的确是威严,壮观的。如此宏大,优美的建筑群令我想到了法国的凡尔赛宫以及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东宫。百年前的帝王们的宫殿都是如此的华丽,如此的奢侈,如此的令人感叹。

  然而凡尔赛,东宫都还在,供各国慕名前来的游人赏玩。而今天的圆明园呢?一片废墟而已。空空的杂草地上将近一米高的野草随着微风晃动的,后面的白玉砖基无力地诉说着一世的辉煌。

  我陷入了深思。帝王们修建了庞大的宫殿,目的是炫耀他们或文才或武略的不可一世。大清王朝一统中华,巩固藩属国建立了东亚不可一世的霸权,也起了圆明园。当年起楼玩乐的人们很快地不再了,而这些建筑倒是目睹了“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的一切。我不禁愕然:历史到底是在叹息,还是在偷笑王朝统治者们的妄自尊大?

  我经常想象,如果我是当年劫掠圆明园的军人,我会怎么想?一个几乎不可理解的国度的最高宫殿......也罢!可能我们不应该苛求那些军人去理解这古老而优美文化的意义--他们只是些英国和法国的普通士兵罢了。他们当然没有吟诗作画的闲情逸致,更没有中国文化对帝王权威的顶礼膜拜。他们看到的,只是之前被清政府背信弃义残忍杀害的本国外交官和士兵,只是圆明园中数不尽的可能意味着自己几年工资的无数珍宝。英帝国的士兵或许希望能拿到些好东西回去卖个好价钱,来弥补生计......

  这是多么巨大的误会,这是多么巨大的玩笑。

  中国人的一个宏伟建筑被外国的“洋鬼子”们一把火烧掉了。

  多少中国人真心热爱的国家的象征?但是当时的中国人又是在以什么样的心态在爱着这个国家?外国人所拍的古老黑白照片里,北京的豪华宫殿总是可怜兮兮地被街头的穷人抢占的风头,这是为什么?这个国家有它如此不可思议的伟大之处,而为什么大家看到的和想看的,却仅是这几千亩好地却连一颗庄稼也没有种的,由破坏性消费所建成的地方?

  这就是圆明园,万园之园,它的被外国人所毁无疑是一出可怜的悲剧。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第3篇

  圆明园的创造是一部人类思维的结晶创造的历史史书,是人类历史上一大不可忘却的奇迹,它是美的化身,然而,它的毁灭也是人类的悲哀,是世界的悲哀,更是中国人的悲哀与耻辱。圆明园的断壁残骸是无声的控诉,这样一部凝结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巨献就这样成为了一片残骸,它的瑰丽就这样在世界上消失了,只有这种三维技术才能设计才能使我们一览这奇迹般的创造。然而它越是瑰丽,就会越引起中国人的哀叹与惋惜。这部纪录片唤醒了所有沉睡在美梦中的中国人,这是屈辱的历史,这是背叛的历史,也是我们不愿重演的历史。

  大型史诗性纪录片《圆明园》为我们重现了辉煌的建筑,也是我们更加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虽然这一切都成为了历史的画卷。其实火烧的又哪只是圆明园呢,他烧的其实是精细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要比圆明园大得多。然而焚烧的又何止是建筑呢?焚烧的是一个个中国人的骄傲,世界的奇迹呀!

  在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西合璧的欧洲式水法,它的规模之大与它的神奇是我们所有的人都叹为观止。并且大清的皇帝还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去取悦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为她建立它喜欢的草原与建筑。它的富丽堂皇就不言而喻了。似乎任何一个建筑都是美的化身。

  当时大清帝国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统治者们以此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目空一切,多次拒绝与其他国家互通有无,视“科技”为玩物丧志的东西,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时代。然而他们却万万没有想到就在此时西方国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先进的工业革命,正在一步一步地的超越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此,大清帝国注定要从瑰丽的天国中坠落,这样悲剧性的命运是无法逃脱的!今天的我们只能在满目苍遗、断壁残垣中寻找那份失落的美好。正如那句古谚说的一样,历史的真-相往往被繁华所遮掩。

      文章标签:观后感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