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1200字 > 有关赵尚志精神的心得体会

有关赵尚志精神的心得体会 (1200字)

投稿:信我那个号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有关赵尚志精神的心得体会作文12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作为东北抗日游击运动主要领导者的赵尚志早就是日伪当局全力捕杀的对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赵尚志精神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篇一:

  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曲折坎坷,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抓捕和围剿,还要承受来自党内的压力和委屈。“九一八”事变前,他曾两次被捕入狱,受尽了摧残和折磨。“九·一八”事变后,他于1933年、1940年,曾被两次错误地开除党籍,这对于视党籍如生命的赵尚志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然而,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赵尚志都没有动摇对党的忠诚,不屈不挠,坚定抗日。

  毛泽东在1938年与美国合众社记者的谈话中指出:赵尚志等东北抗联的将领,“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第一次被开除党籍 坚持革命 继续战斗

  1933年初,在日伪的残酷镇压下,在东北地区从事抗日斗争的巴彦游击队惨遭失败。队伍解体后,游击队负责人张甲洲、赵尚志等前往哈尔滨,向中共满洲省委作汇报。

  当时,省委不恰当地把失败的责任归咎在游击队主要领导人身上,认为赵尚志不讲少数民族政策,到处乱打,致使部队陷入孤立,遭到严重打击。最后,省委认为巴彦游击队的失败应由赵尚志负责,认为其犯有“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令其进行检讨。

  面对省委的决定,赵尚志并不想推卸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但说他犯有“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不执行少数民族政策,他想不通。省委最后决定给予赵尚志开除党籍的处分。

  赵尚志虽然被开除党籍,但他不改初衷,继续坚持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10月,赵尚志在珠河县建立起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并被选为队长。1934年5月,率队攻打宾县县城,6月在宾县“三岔河”与日伪军激战,连获全胜。8月15日,赵尚志率队攻袭敌军重要据点五常县城,使敌人闻风丧胆,万分恐惧。在当时日军中,流传着“小小满洲国,大大赵尚志”的口头禅。

  赵尚志以自己对党忠诚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指战员和群众的信赖。1935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认真审查了赵尚志被开除党籍问题,并根据其实际表现,作出了《关于恢复赵尚志党籍的决议》。对于这段历史,曾任中共满洲省委代理书记的杨光华回忆:“党开除了他,他也在革命,这是难得的革命精神。”

  第二次被开除党籍 义无反顾 信仰不移

  1940年1月,赵尚志赴苏联伯力参加中共吉东、北满省委代表联席会议。然而就在这时,传来了中共北满省委作出“永远开除赵尚志党籍”决议的消息。

  赵尚志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震惊和难以理解。3月20日,赵尚志给北满省委写了一份《请求书》,书中诚恳地请求:“党籍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生命,我参加党做革命斗争已将近15年。党的一切工作,就是我一生的任务,我请求党重新审查。同时,我认为党不能把我从党的部队里清洗出去,那如同给我宣布死刑一样。我不能一天离开党,党也不要一天放弃对我的领导。”6月20日,北满省委对于赵尚志的申诉作出答复,只取消“永远”二字,改为“开除赵尚志党籍”。

  赵尚志被永远开除党籍的主要原因,是北满省委错误地听信了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戴鸿宾、第六军第二师师长陈绍宾的“汇报”,认为赵尚志不仅推行“左倾关门主义路线”,而且“时常流露出反党反组织行动”。赵尚志第二次被开除党籍后,内心万分痛苦,但他仍义无反顾,十分坚定地开展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赵尚志率领队伍在黑龙江鹤立、汤原县一带展开对敌侦察,同时抗日宣传,用行动决心为驱逐日寇,救国救民的神圣事业奋斗到底。

  将军被锯下头颅 不甘屈服 浩气长存

  赵尚志是日伪当局的心头大患,敌人为了抓捕赵尚志,想出了一条毒计。他们秘密派遣特务接近赵尚志,骗取了他的信任。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率领部队攻打黑龙江鹤立县梧桐河伪满警察分驻所时,被潜伏在身边的日伪特务刘德山从背后开枪击中,赵尚志强忍剧痛,回头将刘德山击毙。

  赵尚志在昏迷中被俘后,面对伪满警察的审讯,厉声呵斥:“你们和我不同样是中国人吗?你们却成为卖国贼,该杀!我死不足惜,今将逝去,还有何可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和中华民族不甘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尊严。赵尚志被俘8小时后,被敌人杀害,时年34岁。3天后,敌人锯下赵尚志的头颅,并将其遗体投入松花江的冰窟中。

  迟到40年的公正 恢复党籍 沉冤昭雪

  1982年,是赵尚志将军殉国40周年。经过认真复查,中共黑龙江省委作出决定:“赵尚志同志的一生忠诚党的事业,是个坚贞的共产主义战士。省委决定,撤销1940年1月中共北满省委《关于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定》,恢复赵尚志党籍,推倒强加给赵尚志的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至此,这一组织处理错误,在40多年后,终于得到纠正。

  2004年,失踪了62年的赵尚志烈士的头骨终于被找到。

  2006年,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同意赵尚志将军的忠骨在烈士出生地朝阳安葬,并建设相应的纪念设施。

  法的合格公民,让我们在物质丰富的今天,用法律充实自己的思想,让法与我们同行!让法律的痕迹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永远!

  篇二:

  作为东北抗日游击运动主要领导者的赵尚志早就是日伪当局全力捕杀的对象。由于1940 年秋到1941 年10 月赵尚志滞留苏联,所以作为敌人追踪、捕杀重要目标的赵尚志在敌人的情报及线索网络上,已失踪一年多了。不料,1941 年末,赵尚志率小部队在鹤立、汤原北部地区开展活动的情况被敌人侦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当局从强化“鹤岗煤矿治安对策” 出发,兴山(鹤岗)驻屯日本军部队大佐长林和伪鹤立县警务科决定执行对赵尚志所率小部队“以特务和警备战线上的全部力量和利用一切工作,尽可能在旧历正月以前,将其诱至梧桐河附近,加以逮捕歼灭”的计划。命令所属伪兴山警察署扩充侦查网,加强“第一线的情报工作。”基于此,日伪派出警备队进行全力搜索,但一无所获,敌人根本没有找到赵尚志等人的踪迹。此时,兴山伪警察署署长田井久二郎、特务主任东城政雄亦在积极谋划,他们采取极秘密的手段派遣伪装密探潜入赵尚志部队,妄图将其引诱到警察控制范围,伺机使其负重伤并加以逮捕。

  1942 年1 月上旬,敌人按计划选中特务刘德山伪装成收山货的老客潜入赵部。刘德山原是猎手出身,因其枪法好,人送外号“刘炮”。他曾任伪梧桐河采金会社警备队小队长。警备队解散后,他当上伪兴山警察署特务,死心塌地充当了日本侵略者的鹰犬。刘德山经常以打猎为掩护在鹤立、汤原两县北部山区到处流窜,搜集抗联活动情报,因而深得田井久二郎的赏识。田井久二郎命其以收皮子、山货为名潜入山中,活动于赵尚志行动的地区,如发现赵尚志就自愿参加赵部,并以提供假情报来取得赵尚志的信任,找机会以袭击梧桐河金矿警察分驻所为口实,将赵尚志引诱到梧桐河附近,一举“捕捉歼灭”之。并答应事成之后,给刘一笔优厚的奖金。在刘德山伪装成山客窜入鹤立县北部

  山区后,为配合他的行动,伪鹤立县警备队警长穴泽武夫以下十六人进驻鹤立县北部梧桐河所谓第一线地区担任警戒并搜集情报。1 月下旬,又派出王秀峰等二十五名特务由梧桐河附近进山,专做情报联络工作。这样,十分毒辣、阴险的诱捕赵尚志的罪恶计划开始付诸实施。

  十几日后,熟谙山路、狡黠奸诈的刘德山终于在汤原北部老白山附近的姜把头“趟子房”找到了赵尚志所率小部队。赵尚志的小部队此时正急于扩大队伍,所以刘很快便骗取了赵尚志的信任。由于田井久二郎没有按事先规定的日期收到刘德山的情报,于是,很快又派出了二号特务张锡蔚进山,执行同样的任务。1942 年2 月8 日,张锡蔚找到赵的部队,并在刘德山的帮助下,混入赵部。就这样,潜伏在赵尚志身旁的两个特务便开始按田井久二郎制定的计划向梧桐河金矿方向引诱赵尚志。当晚6 时,特务刘德山向赵尚志“献策”说:“梧桐河金矿警察分驻所警备力量缺乏,现在正是袭击的好机会。”赵尚志经过考虑,作出决定:12 日拂晓,袭击梧桐河金矿伪警察分驻所和警备队,并做了具体部署。

      文章标签:1200字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