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高考 > 2015届高三一模作文与范文:毛发于手掌与眼睛

2015届高三一模作文与范文:毛发于手掌与眼睛 (2000字)

投稿:康玉松 年级:高考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2015届高三一模作文与范文:毛发于手掌与眼睛20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2015届普陀区高三一模作文】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一根纤细的毛发,放在手掌上不会有什么感觉;但若是落在眼睛里,就会痛苦万分。

  胸怀博大,毛发不扰

  一根纤细的毛发,放在手掌上,并不会有什么感觉,而一旦落在眼睛里便令人难以忍受,痛苦万分。

  其中的原因是显然的,手掌相比于眼睛,要更为宽厚、坚实,一丝毛发并不会对其造成影响,而眼睛则要脆弱得多,它们技巧一切形如毛发般微笑的干扰,这其中似乎蕴含着些许人生哲理。若是将这两者比作人而言,手掌便指向那些宽厚包容之人,眼睛则如同脆弱不堪之辈,在遭遇毛发——也就是外界事物德尔干扰时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因此,我认为,我们都应该尽力成为一个胸襟博大、包容万物之人,方可坦然应对人生途中的波澜曲折。

  同一件事,落到不同人身上,使人们产生不同表现的原因,应当是其承受能力的不同,换言之,便是其修养与内心境界的不同。中国古代文人受挫折的案例不胜枚举,勇于面对挫折是胸襟博大之人的共同表现,苏轼在经历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等地,但他在每个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始终是高大,因其豁达坦然、自适怡情的心态驱使他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苦难于他便如毛发之于“手掌”,更有韩愈“穷而后工”,杜甫“文章憎命达”等观念,让中国文人在应对苦难时有执著的坚守,不被挫折压垮。

  我们不可能将一切痛苦都视为毛发,因为苦难总会对大多数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我们可以做的其中之一是看淡苦难,我们或许无法如苏轼般旷达,但我们可如李白般在遭遇不顺、不满后高歌而去,如陶渊明般看淡官场而重新寻回生活的乐趣,看淡苦难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计较太多,让一切随风罢了。

  而如何又能看淡苦难,提高自身修养?著名诗人叶嘉莹这么做的,她从小便深深地被诗词所吸引,对中国古典诗词作了大量研究与学习,而后在她丧母之时写下八首《哭母诗》,在遭受牢狱之灾时重读王国维的经典,在女儿新婚后不久便车祸去世时写下多首《哭女诗》,她说,是诗歌使她内心平和,让她寄托自己的痛苦,以致于再大的苦难她都能坦然处之,由此可见,让自己找到心灵的寄托是应对苦难的佳法,让心变得强大,那再多的“毛发”也无法困扰一颗包容万物的坚实之心。

  若是你的心灵脆弱不堪,一丝一毫的“毛发”都是压垮你的理由,若是你的胸怀包容而博大,区区“毛发”,又何足挂齿?2015届普陀区高三一模范文

  慎待渺小

  一根纤细的毛发,放在手掌上不会有什么感觉;但若是落在眼睛里,就会痛苦万分。毛发看似渺小,却也可予人以创伤,这正是告诉我们,对待渺小亦当慎重以待。

  有人会说,毛发就是渺小纤细,不过是落了眼中才看似严重,根本不必当回事,可是毛发于眼,你我尚且无法避免,那么难料之世事呢?有多少渺小为人轻视,而多少渺小又被证明不是渺小而本该慎重呢?

  在《中国人的修养》中,蔡元培先生提出“习惯”是必修课,可是对于人生,也许习惯并不渺小,却往往起于细微,书中说,“有一北美罪人死刑前大呼:‘吾今日罹罪,是儿时不能早起之故’”。早起与否实在是小事,却可致人如此?直接来说是不会的,然往往只是这种小事却在点滴中决定了人的抉择处事而终酿成或如毛发之微于眼的人生之痛。

  没有人喜爱痛苦,更没有人想要一个惨淡失意的人生,课时没有人事预卜未来之先知,知道毛发何时入眼,知道渺小如何“长大”,那么每个人都只能慎待渺小,对于身边的事物过于草率轻慢是不可取的,事物之发展总有着其过程,万事没有一蹴而就的,我们可做的只有抓住渺小,慎待渺小,毛发虽小,你若慎待处之,何忧受入眼之痛?

  要慎待渺小需要一颗细致的心,纤细的毛发非细致不可发现。伦琴发现放射性,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无一不是处于细致,而细致中其实包含着一种认真,只有对待人生,对待一切认真的人才会深刻地认识人生,而深刻就源于对生活中事物方方面面的主动探索认识,细致地发现渺小就处于此中。在角落中渺小为人忽略正是少了认真细致,却往往在渺小长大后才追悔不及,然事已发生,无可挽回,固慎待渺小,刻不容缓。

  细致慎待渺小并非斤斤计较,这就需要一颗宽大而睿智的心,这源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细致认真地体验会告诉你我什么是真实的渺小,什么只是看似渺小,这一切只待真正认真感受生活中对待渺小之锻炼。

  然而我却认为当下我们似乎实在少了对“渺小”的发现与认识,我们说社会、科技高度发达,使人的能力无限延伸,人类似乎将一切都看得过于渺小,照相无需技术经验,只要设备,学术无需灵感思考,只需发达的网络,一切似乎都是渺小的,我们却将精力执着于物质,因为精神带来的过于渺小,这是愚蠢啊!

  慎待渺小,当下尤剧。

      文章标签:高考作文真题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热门排行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