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父爱 > 农民父亲作文范本

农民父亲作文范本 (3000字)

投稿:蓝闫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农民父亲作文范本30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我们又有多少人的父亲是农民,他们用他们的辛勤汗水养育了我们!下面带来农民父亲作文,欢迎阅览!

农民父亲作文1

我的血液里流淌着您的心血,我的生命里,无处不留下您的生命特征。感谢上苍让我成为您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农民父亲生命的延续。题记

我的父亲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活着的时候像一把乡野山坡上,随处可见的一把泥土,死了以后,也变成了泥土。一辈子在那贫瘠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了一生,奋斗了一生。父亲的一生,是饱经风霜坚韧不拔正直善良的一生,是为人诚实大公无私 的一生,是不亢不卑志向高远胸怀坦荡的一生。

  苦难的童年

父亲的童年是在寄人篱下,受尽打骂的苦难中渡过。七岁时失去了母爱,十岁时,又雪上加霜失去了父爱。在舅父家给人家做杂工渡日,经常挨舅父的打骂,舅父家比父亲大的孩子上学读书,受到父母百般宠爱,而可怜的父亲却是给人家做苦工。只有十岁瘦骨如柴的父亲给人家放猪捡粪打柴等。每当父亲看到同龄的伙伴上学读书,而自己却因失去父母寄人篱下,不能踏进校门半步,常常夜晚望月想起爹娘暗自落泪。那个狠心的舅父,非打即骂,没有一点亲情,天刚朦亮父亲就的早起干活,起来晚了,和活干的不好就要挨一顿暴打。有一次,父亲提心吊胆冒着挨打的危险,忍不住在放猪的时候,偷去了学堂,在窗外看老师给学生们讲课。猪吃了庄稼苗,被那狠心的舅父发现后,把父亲打的头破血流,父亲差一点丢掉性命。就这样在苦难中父亲渡过了辛酸的童年。

  大公无私报党恩

一九四九年家乡解放后,父亲才过上安稳的生活,虽然经过战乱后,建国初期。物质匮乏,可是饱受旧社会苦难的父亲却感到无比的幸福,他总是对后来的我们说,是毛主席共产党让他过上好日子,后代能上学,他要报恩。正因为这样,他对党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并将自己的一腔热血献给了故乡这片土地,由于他一心为公一心爱集体,正直善良,村里的百姓们推荐拥护父亲当了二十多年的队长。

二十多年来,父亲把集体的利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从未往家里拿过队里一粒粮食,一分钱,一草一木。不管百姓有什么困难,父亲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

那年,城里来了一个下放户,家里孩子多,粮食不够吃,那家的母亲找到了父亲,一把鼻泣一把泪。父亲回到家后,做母亲的工作,把自家已经不多的粮食拿出一部分接济那家。母亲不解的生气问父亲,‘你为什么不从队里弄点粮食o那家’父亲告诉母亲,队里粮食已不多,还的留给牲口吃,如果粮食没了,牲口饿死了,全队好几百亩地就不能种了。再说上边有规定。不准动用牲口粮。父亲对母亲说道,‘我也是没办法,你想一想,我是一队之长,怎能忍心看见他家的孩子饿死不成。我知道咱家的粮食也不够吃,可是咱家孩子少。只好这么办了。就这样从那时起,好长时间里, 我们家也闹饥荒。

村里有个危房家,需翻盖房子,那家很穷盖不起房,父亲得知后,便把自家准备盖房的木料水泥,送给了人家,二十多年来我们家一直住在破旧三间茅草危房里。母亲常常数落父亲,说父亲是天下第一大傻瓜。父亲就是这样,一心一意为群众为集体。

队里拦海造田,父亲吃住在工地,孩子病了全然不顾,害得母亲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独自抱着年幼生病的我,去寻医问药。年幼的我常常看见母亲委屈的伤心落泪,当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受到父亲百般宠爱。由此我对父亲产生了怀疑,有一天我问母亲

‘妈妈,我爸爸是后爸爸吗’母亲被我问的苦笑不的。

  志向高远

父亲虽然一天书没念,可是坚难重压的生活下,却志向高远。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之人,平日在家不爱说话,皱着眉头,很难看见他一笑,母亲给父亲起了个外号老阴天。老阴天一回家,家里的喧哗立即变成了寂静,在父亲的面前,我们姐妹们像老鼠见猫,畏惧的看着父亲,父亲虽然很少打骂我们。可是总是板着没有笑容的面孔,也从来没抱过亲过我们,的确让我们怕他。母亲常用两句话,形容父亲回家和离家的情景‘一鸟进林,百鸟不语,一鸟离林百鸟欢鸣’是的,每当父亲离开家,我们这些小鸟,在家的这颗大树上欢呼雀跃叫个不停。这种情况,直到那年我上小学五年级,却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一天放学后,我回到家里,看见父亲笑眯眯在灯下学文化,一个大字不识的父亲念了一个月的扫盲班,开始学文化,父亲让我当他的家庭教师。我突然发现一向没有笑容的父亲有了笑容,父亲很高兴的告诉我,他是党的预备党员,让我为他写好入党申请书。看到父亲刻苦的学文化,年少无知的我感到很可笑,心想年纪一大把的泥腿子,还学啥文化。后来我才明白,原来父亲有一个梦想,一,是做一个有文化的党员,更好的为党工作,二,是将来想写一本大书,大书就是长篇小说。一天没上学堂的父亲竟然有当作家和入党的梦想,是我想像不到的。

为此父亲自强不息奋斗了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后岁月,父亲还是爱书如命。正因为父亲顽强刻苦的学习,虽然没有实现当作家的梦想,可是,一天没念书的父亲从一个文盲,变成了会珠算会写文章看书看报有文化的农民。

  为人正直不昧良心

父亲的一生为人心胸坦荡,不昧良心做事,文革那年,村里有一位领导,公报私仇,叫父亲帮助他作假证,证明他的亲属孩子是被富农家的孩子受父母教唆推入池塘淹死的。父亲坚决不答应。后来父亲气愤的对母亲说道’我决不能为了入党,昧着良心作假证,那家的孩子是自己不小心掉入池塘淹死的,我怎能害人家。后来因这事,和父亲的舅父家的富农成份,那个领导公报私仇,说父亲走富农路线,本来已批准父亲入党被拿下。

改革开放后,村里的领导,找到父亲,让父亲重新写填写入党申请。要批准父亲入党。父亲很坦然笑着对入党介绍人说道‘这些年来,我用行动已经加入了共产党,我做到了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一切。从写入党申请书的那天起我就把自己当成一名党员来严格要求自己。现在我老了,有病了,也不能为党工作,还是让年轻的同志入吧。’

是的,父亲虽然没有正式入党,可是这二十多年来,父亲带领乡亲们为了建设好家乡,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战天斗地,坚苦奋斗。一心一意为集体为群众,父亲所做的一切,正是一个真正的党员,所做的一切,无愧党员的称号。我可以自豪的说父亲是一个没有党籍的党员

  默默的父爱

父亲老了,满脸皱纹,变形的四肢,花白的头发,无不记录着,一个农夫,坚难困苦奋力拼搏的一生,其实父亲并不老,才刚刚跨入天命之年,由于长期劳累过度,年轻时修水库淋雨感冒带病干活,没有即时治疗,落下病根,所以百病上身,父亲患上了肺心病,常常发作,我们姐妹劝父亲去大医院治疗,可是父亲总是说,不要紧,慢慢养就好了。那时我和姐姐正读高中,那年刚恢复高考,父亲为了供我们念书,为了让我们能成为他所希望考上大学,在这一贫如洗的家庭里,父亲的病一拖再拖带病干活。每当我和姐姐要放弃学业,打工挣钱帮助有病的父亲,把这想法告诉他,父亲就会火冒三丈骂我们,父亲说就是倾家荡产,他少活二十年,也要供我们上大学。他说我们家祖祖辈辈没有出一个秀才,他又一天书没念,非常希望我和姐姐考上大学,光宗耀族。

姐姐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学习优秀的她还没毕业,被调到乡里当了会计。父亲不知有多么高兴,在亲属乡亲面前把姐姐夸个不停。从那以后,父亲把另一个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关心着我的学习,每当听到我在学校每一次考式在班级头几名时,父亲就会像夸姐姐一样,在乡亲们面前为我而自豪。我永远忘不了那次的高考,由于鼻子大出血,我考的一败涂地。一夜之间父亲苍老了许多,也变的不愿见乡亲们,是的。是我让父亲在乡亲们的面前,颜面丢进。我对不起我那可怜的父亲,我是一个不孝的女儿,让父亲寄托我的梦想化为泡影。

父亲走了,在我高考落榜的第二年,心脏病突发,医治无效而死亡。父亲走的时候,我撕心裂肺哭得最伤心,我对不起我的父亲我愧对父亲对我的爱。直到如今并将一辈子,我都会深深自责自己。

’子欲孝,而亲不待‘亲爱的父亲,你离开我二十年了,每当夜深人静,睡余梦醒,我就会想起和你一起渡过的所有岁月,往事如烟如梦,而你的朴实善良正直勤劳的身影,永远清晰镌刻在女儿心中,如今我的亲爱的父亲,您在天堂过的好吗,女儿很高兴的告诉您,我们李家出了两个大学生,你的孙女考上上海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如果有灵你在天堂不知该有多么高兴。

亲爱的父亲,我那平凡而伟大的农民父亲,如果有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儿,让我弥补我的孝心,再次感受您的伟大父爱。

 

农民父亲作文2

我是农民的儿子,而且是世世代代的农民的儿子。

按照最近半个世纪流行的说法,很早很早以前,人类被分为两类,一类叫奴隶主,一类叫奴隶。过了一些世代,一类叫地主,一类叫农民。再后来,一类叫资本家,一类叫工人。

历史延伸到最近半个世纪,中国人的分类方法有所改变,一类叫做农业人口,一类叫做非农业人口。这两类人的社会地位,他们所拥有的经济资源,他们的劳动方式和分配方式,他们在社会各种阶层和各种行业中流动的权利和机会,样样都判若天壤。在这个历史时期,除了死刑之外,政府对自己认定的坏人最大的惩罚就是让他像农民一样从事农业劳动。虚构艺术中对一个生命最大的折磨就是将他打入地狱变成厉鬼,在我们时代的现实生活中则座实为打成农民。小时候我常常听大人说:“我们种田的还怕什么?我都已经是农民了,他再怎么治我也不过是让我种田,他抓我坐牢也还是让我种田,他还敢不让我干活?”一句牢骚话,表明农民已经卑贱到底。

说非农业人口生活在天堂当然是夸张,说农业人口因为命运没有变数而生活在地狱,却基本恰切。

我的老家是都昌县鸣山乡万家湾村,与鄱阳湖隔一座山,这座山就叫鸣山,家乡因此而得名。这个村是鄱阳湖地区自然条件最好的村落。我十来岁的时候村里有300多人,现在大概有500多人。除了两户杂姓,全村都姓万,是一个大家族。因为大山的阻隔,鄱阳湖每年的水灾不会危害到这里。在1949年以前村民只要愿意干活总归会有一口饭吃。连1960年饿殍遍野的时代,我们村也没有一个人饿死。但是在我成长的那些年头,人们一直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人们寻找一切可以下咽的东西充饥。我念小学的时候,常常跟小伙伴一起拿着糠粑边走边吃。长大一点之后,很羡慕公社大院供销社卫生院等等天堂里的人不用吃糠粑而能吃上白馒头。我17岁那年考上一所学校进城念书成为远近闻名的事件,人们当然羡慕我因为户口转为“非农业类”而改变了命运摆脱了地狱,但最基本的羡慕还在于我从此以后可以吃上一口饱饭。他们越是羡慕我,我越是知道我是农民的儿子。

走进大都市以后,我才知道实际上我们家乡山清水秀,比地狱漂亮多了。我这几年甚至常常想回家乡定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把家乡误读作天堂。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社会变革,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基本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农民依然被排斥在体制之外甚至是社会之外。我们考虑中国的问题,很少将农民视为中国的一个群体而纳入视野之中,很少把农民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考虑他的需求、权利和感受。比如讨论图书馆博物馆等等文化设施建设问题,讨论健康保障体系、国民福利待遇、国民权益、老年人生活保障和文化娱乐、弱智残疾人员救助等问题,农民肯定不在其中。农民依然生活在屈辱和绝望的境遇之中。

我每次回农村都有一种负罪感,虽然我在城里只是一般的市民,并没有过上富足的日子,但一回到农村就感觉自己在城里拥有的太多,面对农民觉得不好意思。我的穿戴比他们好一些,回家过年是坐硬卧,他们则是坐硬座,有的甚至是站回来的。他们每年在外面奔波,外出打工大多是做泥瓦匠、木匠,基本上在汕头一带搞土建。打工很辛苦,却赚不到多少钱,一年到头夫妻双双也不过能攒下几千块钱,有的到年底还拿不到全款,也许仅够回家的路费。在政府总理出面讲话之前,政府没有什么有力措施为农民讨工钱。许多人的工钱一拖几年,最后甚至竹篮打水一场空,农民没有任何地方可以申诉,没有任何法规或者政策能够真正维护他们的权利和利益。

那些在汕头打工的兄弟们多次邀请我到他们的工地去看看。有一次,我利用到广州开会的机会,特意到汕头去看他们。他们住的条件非常糟,一般是一幢房子盖到两层左右,有了一点框架基础,他们就住进去。条件好一点的用两块木板铺在地上当床,条件差的就是把水泥地扫干净,把被褥一铺就睡觉,我也在那里住了两三个晚上。他们一点文化生活都没有,晚上要么上街闲逛,要么打牌。在正常情况下,他们在外辛苦打工一年,可以赚到四五千块钱,这还必须是没有一点恶习的人。如果是喝酒、抽烟,花钱太多,余额就会小得多。如果有的嗜好,那他就可能一年到头落个两手空空。有的人一不小心就弄得连回家过年的钱都没有,只好借路费回家或者干脆不回家。

有一年我在6月份回过一次家乡,在村里住了一个多月。发现村里的青壮年男子全部出去打工了,有些年轻女子也出去了,在村里悠悠走着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感觉空气里有几分凄凉。留下来的那些家庭主妇,大抵都是一脸的苍白、蜡黄,一看就是严重的营养不足。她们除了要忙地里的活儿,还要操持家务,三顿饭就随便打发了。这些妇女的牺牲精神很强,只要是老公和儿子出去打工了,一般都舍不得吃点好东西,只有来了客人,才会想到买点肉吃。那次回到北京以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满脑子都是农妇们严重营养不良的面容……

如果家人都平安健康,艰苦日子还算平静。家里一旦有人得了大病,或者碰上三灾两难,那么这户人家基本上就要拖垮了。在农村得了病不敢治、治不起的事情太多了,前几年,我见到外村一个六十岁的老头,乡村医生估计他有心脏病,他连到县城医院检查都不肯去。他说我都过六十岁了,还检查什么,管它哪一天发作,哪一天走都不算早。去年冬天,我村里有个兄弟叫万里民的,得了白血病,医生告诉他如果治疗得好,还可以活三五年,如果不治疗,连一年也挨不到头。但是他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钱来治这种病?没有几个农民之家有能力承担治疗大病的医药费,得了大病基本上就是等死。亲戚朋友再怎么慷慨解囊,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春节期间,那个兄弟找到我,希望我写一篇文章在报纸上帮助呼吁一下,看是否能得到社会上一些捐助。我告诉他,写这篇文章很容易,但是我拿到哪里去发表呢?八十年代初发表这种文章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九十年代以后再发表这样的文章,已激不起多少人的关注和同情,因为大家听说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已经无力顾及了。我帮他出了一个主意,先让亲戚朋友、社会各界帮助捐一点,再请一个人来就大家热心捐助他这件事写一篇报道,也就是不能采取这个个体生命痛苦的角度、而只能采取一个歌颂社会光明面的角度,这样的报道或许能够找到发表的机会?

这几年老在我心里盘算的事情,还有村里两个孤儿的命运。我的邻居万跃平,是我的侄子辈,三十来岁,年年在广东打工。两年前,他春节后刚到汕头不久,觉得自己身体不对劲,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肝癌。城里的医生问他是什么身份,他说自己是农民工。医生说,那你早点回家吧,想吃什么就吃点。这病你治不起,检查费就不收你的啦。

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啦。他对在一起打工的兄弟姐妹说,我回家去等日子啦,你们跟我一起回去吧。那意思就是帮忙处理后事。

兄弟姐妹陪着他回到家乡,在当地医院勉力治疗了一阵,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他的妻子叫但艳红,看到这一切,知道这个家快要完了,留下两个孩子她哪有能力抚养?于是在丈夫还没有闭眼之前,她先喝农药自杀了。过了十多天,万跃平去世了。这是发生在2002年四五月份的事情。父母都死了,留下一对儿女,女儿万颖当时是7岁,儿子万通当时是5岁,只好由祖父母抚养。这两位六十多岁的农村老人自己的晚年都没有保障,哪里还有能力抚养两个小孩?只能说是过一天算一天吧……

农民的生命如此不堪一击,而现在城里很多人提倡定期体检,已进入保养阶段了。两者一对比,农民的生存状况是多么艰辛。最近,我老想写一篇文章,题目想好了,叫做《咱们村的非正常死亡》。我在那个500人口的山村长大,却见证了许多非正常死亡。十多年前,乐平县一家小煤窑发火,烧死了20多个人,我们乡死了7个,其中我们村有2个人。这两个人当时都只有三十几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期。煤窑烧起来以后,窑主立即把窑门封闭起来以切断氧气,防止发生更恶劣的事故,那些死难者的遗体就这样捂在里面化为灰烬。家里人只能拿几件他们生前穿过的旧衣服堆了一个衣冠冢,妻儿老小都在泪水中艰难度日。那次煤窑发火发生在元旦那一天,我们村里那两位死难者都是十二月三十一号赶到煤矿的,意思是挣点钱回家过年。哪知道第二天就把命搭进去了。迫于生计,我们村里许多人不得不从事这种最危险的工作。有的人至今还年年去乐平的小煤矿挑煤。我每年春节回家见到他们,都为他们能够活着回家过年而感到庆幸。


      文章标签:父爱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