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观后感 > 导弹之父钱学森观后感最新

导弹之父钱学森观后感最新 (3000字)

投稿:柳绿莺啼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导弹之父钱学森观后感最新作文30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导弹之父钱学森观后感【篇一】

  《钱学森》这部电影讲述了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有一天,身在美国的他决定回到中国,为自己的祖国做贡献,他打好了机票,准备回香港,却被美方拦了下来。

  因为美方不愿意失去钱学森这个人才,一位将军甚至说钱学森能抵得上五个师。可钱学森执意要回中国,美方为了留住钱学森,不择手段,甚至诬陷钱学森是中国派来的间谍,面对美方的种种阻拦,钱学森仍没有放弃,几年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在中国,钱学森日夜工作,只为早日创造出原子弹和卫星,经常来到前线,帮助鼓励大家,带领大家一起做实验,推论,不断修改,不断进步。终于,原子弹爆炸成功了,火箭升空了。中华民族沸腾了!

  在那时,钱学森想:这就是我种的苹果!

  没错,中国可能在那时并不强大,但中国人勤奋,中国人有智慧,中国人有骨气,中国人能面对困难不低头,勇敢的迎上去!总有一天中国能站在世界的巅峰!

  钱学森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模范,他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学习,他能在强烈的打压下丝毫不动,他能在不可抗拒的诱惑下不以为然。他的爱国情是滚滚长江水,波涛汹涌,永远向东流;他的爱国情是五星红旗,鲜红热烈,永远升在心中!

  他的心中永远有着一个执着的信念:我是一个中国人,在祖国,我是自由的!

  钱学森先生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化做一棵草,在祖国大地上勃勃生长;他化做一条河,在祖国大地上潺潺流淌;他化做一颗星,在浩瀚的天际遥望祖国大地,注视着它,注视它的成长,注视它的强大,注视着它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他永远是个中国人,他铸造了中国梦!

  我们都是中国人,在祖国大地上,我们大步奔跑,我们朗爽欢笑。我们无所顾忌,毫无羁绊,只因为,在祖国,我是自由的!

  导弹之父钱学森观后感【篇二】

  进入研究生期间的第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我们观看了《钱学森》电影,在班会上由于时间限制没有进行影片的全部观看,因此我在班会结束后特意找来了电影资源。

  这部电影时长约一个半小时,在这90多分钟里讲述了建国初期,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优厚生活待遇,冲破美国当局层层阻挠返回祖国,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感人故事。钱学森是我国的“导弹之父”,为我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出生在动荡不安的年代,眼看着自己的国土战火纷飞,任人践踏,钱学森看到了中国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外来侵略国家,于是他毅然决定出国留学学习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报效我们的祖国。身处异乡的钱学森深刻体会到没有受到尊重的滋味,活在屈辱中是痛苦的,他化悲愤为力量,努力学习。当钱学森在美国工作步入正轨的时候,新中国的成立使他盼望回国的心激动不已,他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把毕生所学贡献给祖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 国”这是钱学森说的话,也是他行动的真实写照。看完电影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了钱学森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科研精神和创新精神,带给我无限的思考。

  步入研究生阶段,和本科的打基础积累基本功相比,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而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研究生的良好学风,以及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通过电影《钱学森》,我看到了钱学森的一生,他这一生是为国效力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更是谦卑的一生。钱学森对于学问、科学的态度是严谨的、谦卑的,这种敬畏科学的研究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研究的人学习。他的这种谦卑的态度使他不断的攀登科学的高峰,不断的追求真理,不断的求实创新。这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是真正的研究态度,也是对于真理最基本的态度。而我们的研究态度就太过浮躁了些,既急于求成,又追名逐利,没有把追求真理放在第一位,我想,虽然钱学森和我们的研究领域不同,但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此外,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钱学森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业,这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响应和实践。钱学森的报国情怀是多么的真挚,他回国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决,哪怕是忍痛割爱离开了他挚爱的科技事业,被美国移民局软禁了五年之后,都没有动摇回国的信念。我想,钱学森幼年肯定受过传统的中国文化的教育,他的祖父或父亲一定把爱国的中国最传统最优秀的文化知识搬移到了他的骨子里,否则他的意志哪有那般坚定,宁死不屈。这是胸怀坦荡、高风亮节、宁折不弯、誓死报国的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品格在钱学森身上的映现。联想到前几年电视报纸上的报道,说好多中国的优秀外出留学人才学成后不愿归来,说中国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没有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说白了,都是些借口,无非是贪恋国外的优越的物质生活,不愿为报效祖国忍受一丁点的委屈。如果让他们面对钱学森,肯定无语。更重要的是,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有几个受过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骨子里就没有中国文化的血液,让他们怎么发自内心的爱国? 当时新中国非常缺乏人才和科学技术,钱学森回国后带领着科研人员艰苦奋斗,成功研制出东风系列导弹。

  电影中处处表现出钱学森那忠于祖国的强烈责任感。钱学森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定要用我的学识改变中国人的命运!”他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成功。因此,正是钱学森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所以才能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踏上回归祖国的道路,才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带领着科研人员勇于拼搏,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重大成就,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奠定了基础。如今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身上仍然肩负着责任。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会面临选择的难题。对于钱学森来说,祖国和人民,永远是他选择时的唯一标准。爱国情怀,是支持他度过难关,取得辉煌成就的源泉。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对我们有很大的号召力,我们应该学习他时时刻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业,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在钱学森的心目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钱老生活简朴随性,但面对科学研究却一丝不苟十分严谨。钱他身体力行选才育人的远见卓识,造就了一批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他的高瞻远瞩、培养后辈的长者风范更让人高山仰止。作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老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严谨作风、学风,培养造就出一大批堪当历史重任的一流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学习钱学森先生高贵的思想品格和伟大的爱国情怀;学习其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求真务实,充满创新精神和活力的非凡治学本领;学习、研究、弘扬钱学森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断以科学发展观创新教育理念,更加卓有成效的培养科学技术的领军人物和多方面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不懈奋斗!

  导弹之父钱学森观后感【篇三】

  7月,为庆祝建党95周年,公司党支部和行政部联合组织开展观影活动。12日,公司高管领导与党支部全体党员第一批观影,作为年轻的党员的我与他们共同观看了爱国励志影片《钱学森》。电影回顾了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创建与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全面展现了钱学森同志对中国航天事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卓越贡献,是一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优秀电影。

  作为中国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作为中国人脊梁的支撑者,作为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推广者,钱学森对于目前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是陌生的,正是因为他,使中国走向了世界平衡的一端,保证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所需要的力量支撑,影片中在谈到是否该回国帮助研制核武器时,钱学森说了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无剑可用和有剑不用是两回事”。是的,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保卫国家完整和民族尊严最有利的“剑”,就在几天前,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搞所谓的“南海仲裁”,想破坏分割我国领土,我国海、陆、空军队果断出击,适时“亮剑”,以一句“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回应其判决结果,我感觉特别硬气,此刻感受到深深的民族自豪感,令人动容。

  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自然也不希望打仗,就目前而言,我们需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向钱老学习,树立人生目标和远大志向,努力工作,从做好江丰的每一块靶起,为“中国制造”增添光荣。


 

更多相关观后感推荐:

 

      文章标签:观后感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