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高三 > 2017年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三篇

2017年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三篇 (3000字)

投稿:武警退役老兵 年级:高三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2017年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三篇作文30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夏日的午后,坐在书房内,一杯清茶,等待一米阳光从窗外射进,照在书本上,暖暖的肆意的书香.小编收集了2017年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三篇,欢迎阅读。
 

  第一篇:阅读经典品味人生

  清风驱散雾霾,好雨泽被苍生,经典支撑人生信念与梦想。翻开《共产党宣言》,发黄的纸页仍然依稀散发着淡淡墨香,那般的亲切平易、和蔼近人。再一次“聆听”这些阐幽发微的远见、精辟入里的论证,一种高山仰止的敬意和故交相逢的暖意油然而生。正是这部旷世经典改写了历史、改变了世界、塑造着未来,也深深地改变了读者。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与经典对话,犹如品鉴老酒,入口醇香、回味悠长。若叶之脉、树之干、流之源、人之魂,经典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塑造我们的精神世界、建造我们的思想骨架。对社会而言,经典就是夯基筑台、立柱架梁。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经典之伟力。精深的思维、精细的分析、精准的远见,经典中总是焕发着让人感动的力量。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毛主席讲过,看《红楼梦》,最少看三遍,不看三遍没有发言权。低头族快餐式的阅读,也许能从经典中拾得一鳞半爪、初窥门径,虽有了“弹指一挥”的快感,但缺少整体观瞻,终归不得其法。读书“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慢不得,也急不得。

  阅尽繁华皆不是,勤读诗书始向真。我们生活在经典创造的世界里,守正多闻不僵化,是书海泛舟的“三件宝”。何谓守正?读经养浩气、品典立镜鉴,人生不失方向、为政不失法度,自然得其正。案牍之外、勤政之余,闹中取静、淡定读书,亦为人生乐事。从经典出发,无疑是“群书治要”的不二法门,一册在手,仰可接浩渺星空、俯可察苍茫大地,思接千载、神游万里。翻阅经典,就像翻阅生命台历,撕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绚丽。在“耕读传家·书香巴中”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以秦巴大讲堂为依托,领导带头授课说书、机关定期论坛评书、群众线上点题议书,各类经典读物成为全民阅读的首先书目。温故知新、常读常新,经典始终与我们同行,感动一直与我们同在。

  时代的步伐需要思想的引领,每个时代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时代经典。抖落尘埃,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当代中国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我们即将摁响全面小康的门铃。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回答了一系列事关中国方向、中国道路的重大理论问题,指引中国巨舰扬帆远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干事创业的源头活水,每一位共产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都应勤学之、笃行之、善为之。

  爱上经典、交友经典、常温经典,把读书从修身怡情的个人层面上升到经世致用的家国层面,我们必然会克服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在全面小康征程中奋力开拓新天地、实现新梦想。不读经典,必然陷入精神荒漠;勤读经典,开拓出心中绿洲并非遥不可及。为政者读经典,内心有情怀、胸中有境界、思想有活水、脚下有定力,不仅仅是为了自身得益,更是为了所服务的群众。

  第二篇:阅读经典品味人生

  散文好比一杯泡好的清茶,很淡很淡。然而,当你去细细品尝时,就会发现越品越香。

  在老师的推荐和好友的介绍下,我翻开了《散文自选集》淡黄色的封面,慢慢的,被林清玄老师精美的文字吸引了。

  《散文自选集》分为四个章节:“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四颗心串在一起,成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他给我讲述了一个接一个有趣的故事:《喝咖啡的酪梨》、《凉面因缘》、《河的感觉》等等。

  最令我难忘的是《枯萎的桃花心木》,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笔直。在“我”的故乡,有一大片桃花心木,郁郁葱葱,枝杈交错。照看它们的是一个高大的老人。这个人很奇怪,他不按时给树木浇水,而是隔三差五的浇一次,而且每次浇水的多少也不定,有时多浇,有时少浇。这令“我”很吃惊,经过询问“我”得到答案,原来,这是看林人为了使树苗适应大自然下雨的并无规律,刻意而为。这使“我”深有感触:人和树木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诸多的不确定,会培养出一个人独立自主、努力向上的习惯和性格。在不确定中,我们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和情感的觉知;在不确定中,我们学会把更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是啊!只有在不确定中,才可以努力生长!

  林清玄老师的散文有诗样的文字、寓言似的深邃、格言般的力量。长长短短的文章,或一目了然,使人读后会心一笑;或回味悠长,反复读来,掩卷仍要深思才能品得其中的味道。

  真希望我也能像林清玄老师一样,做一个有智慧、有修养的生活中的有心人,用敏感的心感知世界,用细腻的笔表述心知。

  第三篇:阅读经典品味人生

  夏日的午后,坐在书房内,一杯清茶,等待一米阳光从窗外射进,照在书本上,暖暖的肆意的书香.

  ——题记

  书,像诗苑里的一朵奇葩,让身处逆境的我们警悟,奋进;书,宛若那美丽的贝壳,让闲暇之余的我们陶醉于她的光泽与美丽;书,也似那淡蓝的的风铃,让懵懂天真的我们伫首聆听她的低吟浅唱.

  对于书,我有着莫名的情愫,记得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起,便和书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小时候,总爱看一些幼稚的童话,缠着妈妈给我讲那些自以为很神秘的故事,然后饶有趣味地沉浸于童话中,做一个温馨、淡淡的梦.在童话国度里,点亮只属于我的烟火.

  等到再大一点,随着年龄与知识的增长,我开始阅读小说——首先是我们中国的瑰宝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看它曲折动人的情节;然后是米切尔的《飘》,看它感悟人生的真谛.然后看高尔基的《童年》,还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些都使我着迷.于是我了解了,虽然作家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真我本色,但我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所要传达的东西.

  更大一点我就渐渐古代诗词所吸引.我神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洁,我敬佩“黄沙百兆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我同乐天同感叹“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我与子美共期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我会因“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心酸,会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满怀.

  书香带我走进文学的殿堂,让我拥有一颗富有奇思妙想的头脑,一双放眼世界的眼睛以及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书如风景,永远浩荡无际,永远无边无垠,只是现在的你是否愿意持一颗求知的心,携一身渴望,走进书香,从阅读身边轻轻走过呢?

  每当我生活中遇到不快或者压力的时候,有书的陪伴使我不再孤单.书是我的挚友,踏上作者用文字搭成的心桥,渐渐达到心灵的沟通,随之而来的是心情的释然,压力的缓解,是明天的希望.

  书滋润着我平凡的人生,不管远方是彩霞满天还是阴云密布,我都要坚持——因为书香伴随我前行,我是苍茫的文海中遨游!

      文章标签:高三作文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