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哲理故事 > 哲理故事:目光的所在

哲理故事:目光的所在 (1000字)

投稿:倒拔杨柳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哲理故事:目光的所在》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用自己的长处看别人的短处,容易让自己滋生无谓的自大情绪;若看到别人的长处恰恰是自己的短处,或许又会让自己觉得自卑。唯有看清了所有,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自大和自卑就不会出现了。下面将由小编为你分享哲理故事:目光的所在,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哲理故事:目光的所在

  前几年,有位姓李的太太经常来天明寺进香,李施主家境不错,除了穿着考究以外,身上的首饰也比一般的女施主要多很多。有时候站在阳光下和李施主说话,都会被她身上夺目的首饰晃得眼花。

  戒嗔第一次见到李施主的时候,李施主正在和智缘师父聊天,李太太当时问智缘师父:刚才佛堂里那个可怜的小和尚是谁?

  听到这个问题,戒嗔和智缘师父都很意外。那几天,戒尘师弟不在寺里,所以李太太所指佛堂里的小和尚应该是戒痴师弟。

  只是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李太太认为戒痴师弟很可怜。

  后来李太太说:你看,小和尚的衣服都破了。

  被李太太说得有点儿不好意思,其实李太太是误会了。虽然天明寺只是小地方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寺,但也不至于穷得没有钱给戒痴师弟做衣服。只是戒痴太调皮了,平日喜欢在寺里上上下下地乱跑,有时候,还跑到茅山上爬树摘果子,从树上摔下来很多次,却执意不改,更有甚者,他还当着外来施主们的面,趴在地上嬉闹。所以,不管多么新的衣服,戒痴都可以用惊人的速度把它们穿破。

  寺里没有条件给戒痴经常做新衣服,有时候衣服破了,智惠师父看见了就帮他补补,没有看到,便只能任由他穿着破衣服在寺里乱跑。有的衣服甚至连袖子都少了一只,之前也有过施主形容戒痴师弟,说他很像是同时加盟了丐帮和少林两个门派的武林中人。

  向李太太大概解释了一下戒痴的情况,李太太听了直笑,事后,智缘师父还是觉得戒痴的行为有些不妥,他叮嘱戒嗔去给戒痴换身衣服,顺便再次叮嘱戒痴以后不要再穿破衣服乱走动了。

  给戒痴换衣服的时候,他一样很不老实,手脚兀自不老实地在新衣服上拉扯,好不容易替他穿上,戒痴忽然问:上午那位可怜的太太是谁?

  戒嗔追问了几句,才发现戒痴口中的可怜太太居然说的是李太太。

  戒嗔很奇怪,李太太家里的富裕程度在来往的施主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她脖子上的项链成色比佛像上的金漆还要货真价实。戒嗔实在看不出李太太有什么让戒痴师弟可怜的地方。

  可后来戒痴说:你看她虽然穿得好,样子富态,但她的眉头一直皱着。

  戒嗔回想起,李太太和师父聊心事的时候说过,自己的先生最近在官场仕途不顺利。

  所以戒痴师弟观察得并没有错,李太太一直是心事重重的样子,眉头深锁,看不到笑容。

  有时候,看一件事物的方法确实很奇怪,即使是对同一件事情做评价,又即使在同一个角度望过去,戒痴师弟的目光如果落在李太太的眉头上,就会觉得她很可怜,如果目光落在李太太的衣物或金链子上,可能反而就觉得自己可怜了。

      文章标签:哲理故事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