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抒情 > 秦牧抒情文:浮士德小插曲

秦牧抒情文:浮士德小插曲 (2000字)

投稿:那转身后的落寞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秦牧抒情文:浮士德小插曲作文20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抒情作文就是通过借物或者借景来抒发自己情感的作文类型。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作文范文,快来欣赏吧。

  【浮士德小插曲】

  当报上登出歌德故居被毁,那千万人凭吊的小住宅变成—堆瓦砾,而且,屋前象征和平的橡树竟变成绞刑架的消息时,—个老德国留学生惘然地告诉我:他和一本德文《浮土德》的美丽悲哀的故事。

  他十几年前在德国一个拍卖场上发见一本精装的早期出版的《浮士德》,里面有异常精美的十帧插图,这本书曾经许多名人阅读过,老威廉皇帝读完之后在上面签了一个名字。

  显然的,这是一本名贵的,甚至有点古董气的书。公开拍卖开始了,大家都想要这本书,于是我们这位朋友和许多德国人竞争着,起初他出几个马克,以后人家加到几十个马克,最后他出到七十几个马克,势在必得,但那些德国人竞争的热情也末稍杀。

  忽然,拍卖员把铃一摇,笑着宣称道:“这位东方朋友看样子很喜欢这本书,我们大家不如本地主之谊,让给他罢!”那些竞争者们听了热烈鼓掌表示同意,于是这位留学生以七十几个马克买了那本宝贵的书。

  回国后不久战事爆发,这位朋友在战场上,每次躲空袭,什么东西都不带,口袋里却藏着那本书,但在一次大规模的轰炸下,他受了伤,那本书也被炸得粉碎。……最后的结局使我们想起歌德的故居和那株染了血的老橡树。

  这位朋友叙述这段往事,不胜感慨的神情和声调,使我想起大概将终生不忘歌德与《浮土德》,那本书毁了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书的精神已经感染了人。歌德的故居毁了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新的德国能够更重视歌德的遗泽,一如新俄时代印了更多的普式庚,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一样,普式庚,托尔斯泰等人的白骨销毁了有什么关系呢?

  人类文化史上的大浩劫,秦始皇焚书,尼罗皇杀教徒,亚历山大城的火,中世纪的精神桎梏,各个王朝的文字狱,法西斯对文化的杀戮……并不曾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角落的文化精神为之真正中断死亡!这种精神离开简帛、芦叶卷、蜡板、纸张,躲藏在人们的脑中、心中、舌尖上,向同一生活阶层的人辗转传达,机会一来,又体现于简帛、芦叶卷、纸张中,想到这一层,我真要发狂地想到我们现在的一箪之食,一瓢之饮,里面就有古贤哲们当年身体中的一滴泪水,一粒元素细胞,我们现在的一个思想,一阵感情,一种潜意识,都曾经受过无数古人的感染……想起这一层,我们真是喜悦而又颤栗。“求生的人不需要立碑碣”,西方的法西斯毁了歌德的故居,东方的法西斯铲平了鲁迅坟头的碑碣,行为如出一辙,但可断言,坟里的人如果有知,决不为自己悲,坟里的人如果能冷笑,那种笑声一定充满了坚决与轻蔑。

  【流氓经】

  默涵兄在《垂死的“流氓文化”》一文中提到御用文人的无能,慨然于中国这个腐败专权的统治集团中的人物,如果写《流氓经》、《杀人术》……也许可以写得精彩,对文化一 类的事实在是不内行的。但这个腐败专横的统治集团扮演伪君子已经垂廿年,到今天,在全中国老百姓一片呻吟叹息声中,这群官僚党棍仍旧拉长面孔装正经,喝血的嘴口口圣贤,声声国家,怎么肯写《流氓经》呢?但是知“公仆”者莫如我们这些小百姓,知压迫者莫如受压迫者,所以我愿意为此辈一画脸谱。

  中国人的口头禅中,有一句叫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或者为“三十六着,走为上着”。这话首次出现于唐人著述的史书中,以后越流行越广,终至成为一句无人不知的口头禅。除了“走”,其他三十五计是什么呢?线装书中极难稽考,但普通人有这么一说:其他的“三十五计”就是什么“金蝉脱壳”,“借刀杀人”,“欲擒故纵”,“李代桃僵”,“张冠李戴”,“笑里藏刀”,“掩耳盗铃”,“含血喷人”,“狡兔三 窟”,“朝三暮四”,“釜底抽薪”,“下井投石”,“斩草除根”,“顺手牵羊”等等,反正这一类的所谓“成语”流传极多,举一反三 ,不难想见其一般内容。这一说本十分牵强附会,因为从来没有一部经史子集这么解释过,而且那些四个字四个字的成语,出处各自不同。例如“李代桃僵”,出自《汉乐府》,“掩耳盗铃”,是李渊读《吕览》的感慨,“朝三暮四”,见《庄子》,“金蝉脱壳”出自关汉卿曲,“斩草除根”,见于魏收《移文》,三十六计包含这些内容,大概出自明清人的臆度拼凑,但却臆度拼凑得十分好。这些内容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流氓的精神,“三十六计”无妨称之为流氓的经典,流氓的哲学。姑不论唐人著作中所说的“三十六计”内容是否如此这般,但当作一种流氓精神看待,可谓得其神髓。我们无妨把世俗所说的“三十六计”,认为就是某种人生活信条的总汇,这是一种破坏一切,利用一切,自私第一 ,小我至上的生活哲学。

      文章标签:抒情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