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观后感 > 央视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

央视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 (2500字)

投稿:昭瑾彦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央视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作文25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者,是传统文化的积极继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曾要求领导干部要了解中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积极借鉴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深明其义,不难发现,注重历史的借鉴,在习近平的廉政建设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

  《鉴史问廉·制度之重》纪录片观后感

  《鉴史问廉》第七集通过历朝历代大的制度设立向人们揭示制度建设对于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秦始皇官吏管理制度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大一统帝国,汉武帝时的孝廉科在提供一种较为合理的选拔人才制度的同时,也使儒家思想成为之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以至于到现在仍然成为中国人灵魂深处的印记。随后产生的以刺史制为代表的巡视监察制度在此后的历朝历代中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人民群众对巡按御史称为“八府巡按”,相信大家都看过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讲述一个小官伸张正义惩治贪官的故事,这折射出人们对巡视制度和监察御史惩治贪腐的期望。

  此后的以“本地人不能在本地做官”为代表的回避制度则体现了为达到公平正义国家可以采取的官员任命手段。而产生于隋朝的科举制度为这个泱泱大国提供了一种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等等。

  贪污腐败是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无法忍受的,而整治贪污杜绝腐败的一个手段就是巡查制度,这一点到现在仍然在用,也就是巡视组。而从根源上杜绝就是提高选拔人才的科学程度,也就是古代的科举制度。

  反之,因为制度的不能很好的贯彻,导致帝国灭亡的案例也不胜枚举,最典型的就是明清的灭亡,这些不能不说是给现在的社会一种警示。

  鉴史问廉之《清官之念》观后感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鉴史才能知今,问廉才能知己。

  鉴之于史,问己于廉,三省于身,厉行于事,而后才能立于民心。包拯、狄仁杰、海瑞、张伯行等历代清官,就像一座座丰碑,伫立在更迭的历史之中。时间冲刷,风雨摧蚀,丝毫没有动摇他们在历史的地位。这种力量根源何在?在于廉政,在于民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为维护社会公正、法治注入“正能量”的人,终究会被时代镌刻、被人民铭记,实现中国梦正需要这样的“青天”。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中华民族内心的“青天”观念不会变,被赋予了更为强烈的时代感: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民、务实、清廉。一心为民,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务实重干,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要求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仍旧体现了他的“清官”情怀。

  ——坚持依法治国,廉洁与清政并行。维护法律的效力,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制度关进笼子,让权利在太阳下运行,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深化制度改革,依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公平正义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核心价值追求。

  “以史为鉴,鉴往古今”,当深明 “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的道理,当代的领导干部应该以历史上的清官为榜样,学习他们,超越他们,以清廉之身,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鉴史问廉之八·千秋之评》观后感

  “担当身前事啊,何计身后评”“历史的天空闪耀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随着CCTV9《鉴史问廉》第八集的播出,我耳边自然响起这些歌词。在中华民族这部大写的历史上,留下了民族追梦的脚步,写满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在这个伟大的历史天空上,繁星灿灿,正气满满。

  武则天,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曾亲自为高宗题写墓碑,却给自己留下无字碑一座。千古功过任后人评说。司马光《资治通鉴》评价:“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 然不称职责,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旧唐书》评论:“治乱,时也,存亡,势也。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鲁宗棒道“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崔融捧曰“英才远略,鸿业大勋。雷霆其武,日月其文。”……武则天创造了历史,改写了历史,她的无字碑不留一字,却引得后世万言评之,实在是生前身后尽得风流。

  周召公,历史上的廉政之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世人皆知。他历经武、成、康三世君王,为周王朝的建立与巩固起过重大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太史公曰:“召公]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 ?”甘棠树曾是召公“下乡办公”的地方,召公下乡,百姓煮饭给他吃,腾房给他住,他都婉拒,只在甘棠树下吃住、办公。后人对甘棠树的崇拜,其实是对廉洁自律官员的期待和褒扬。

  刘宠,在历史上可堪称“污泥里的一棵莲”。他生活在东汉最黑暗的时期,却独善其身,洁身自好。任会稽太守时,除苛政,禁非法,将当地治理得夜不闭户,吏不扰民。待调离时,百姓每人筹百钱挽留他,他各取一钱投入江中,表现了其两袖清风、勤政清廉、为民造福的为官情怀。后人尊其为“一钱太守”,建“清水亭”纪念,明于谦感叹“一钱付江水,死后有余褒”,清乾隆帝题诗赞曰“而今若问清明者,定道一钱不敢留”。这是重名节如泰山,轻利欲如鸿毛的典范。

      文章标签:观后感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