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醒悟 > 醒悟的话题作文【初中】

醒悟的话题作文【初中】 (3000字)

投稿:若素莲心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醒悟的话题作文【初中】30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里知道,在那个角落,有一种安静而又细致的幸福正在慢慢酝酿。喜欢这一种时刻,知道生命除了外表的喧闹与不安之外,在内里还有一种安静和慎重的成长,不会因为时日的推移而消失,就好像这水仙淡淡的清芬一样。下面是相关作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醒悟的话题作文【篇一】

  我伏在窗台发呆,一片枯叶随风而落,结束了它的一生,结束了它的曾经.也许有一天.我的亲人也会这样默默地离开.我想起了我的曾祖母,一个被我遗忘的老人.

  我沉浸在父母万般的疼爱中,不懂得去爱别人,更不懂得品味爱.从前,我从不会真正地去关心曾祖母,我知道那只是张面具,虚伪的笑脸,我装出来的.我厌恶从老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即将坍塌的腐味,就像一棵树被虫啃光,只有发臭的痕迹.我厌恶!

  每回我随父母看望曾祖母,她总是显得异常兴奋,用那双布满青筋的干硬的手抚摸我,拉着我不放.我害怕,害怕注视她点满老人斑的脸,害怕那些下垂的肉,害怕一个即将远去的生命.我知道对这个老人已经没有任何感情,她只是爸爸的奶奶,一个丑陋的老人.

  如今,我恨自己当初的恶毒,发黑的心.这晚来的爱,在一个夜晚触动我的心.我走在昏暗的小路,手表上显示已经六点了,整个世界仿佛只有我的脚步声.爸爸妈妈不在家,曾祖母肯定睡着了!我愤愤地想.

  正当我气喘吁吁地爬上楼梯,却看到曾祖母瘦小的身影徘徊在门口,她都90了,竟还能有力地站着.她见我回来了,一颤一颤地迎上来,抓起我的手塞进她的棉衣里,心疼地说:"怎么才回来,冻坏了吧!"我分明看清了祖母发紫地手,感觉到她冰冷的体温,她分明等了我很久.她说:"我一直看你回来了没有,担心死我了!"我无语,只在心里大声呼喊:"对不起,祖母,原来你这么爱我!对不起!"

  躺在床上,我怎么也睡不着,这晚来的醒悟,晚来的爱!

  醒悟的话题作文【篇二】

  人在世上生活,必须做选择和决定,也会遭遇疑惑、困难、挫折,皆需要力量的支持。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一种内在的力量,就是觉醒。觉醒是人人可以开发和拥有的力量,也是人生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力量。那些外在的力量,例如来自社会和朋友的帮助,若没有内在力量的配合,最多只能发生暂时的表面的作用。那些外在的力量,例如你已经获得的权力、金钱、名声、地位,也许可以使你活得风光,但惟有内在的力量才能使你活得有意义。

  那么,让什么东西觉醒呢?当然是你身上那些最本质的东西,它们很可能沉睡着,所以要觉醒。我认为,人身上有三个最本质的东西。首先,你是一个生命,你因此才会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才会有你的种种人生经历。第二,你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并且能够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也就是说,你是一个自我。第三,和宇宙万物不同,人是精神性的存在,你还是一个灵魂。这三者概括了你之为你的本质。因此,人生有三个基本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

  一、生命的觉醒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一个生命,也终归是一个生命。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很容易被我们忘记。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为获取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而奋斗,久而久之,往往把这些东西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了,甚至当成了人生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标,为之耗尽了全部精力。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是后来添加到生命上去的社会堆积物。既然在社会上生活,有这些堆积物就不可避免,也无可非议,但我们要警惕,不可本末倒置。生命的觉醒,就是要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牢记你是一个生命,对你的生命保持一种敏感,经常去倾听它的声音,时时去满足它的需要。

  生命的需要由自然规定,包括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安全等等,也包括爱情、亲情、家庭等自然情感的满足。这些需要平凡而永恒,但它们的满足是人生最甘美的享受之一,带给人的是生命本身的单纯的快乐。你诚然可以去追求其它种种复杂的快乐,可是,倘若这种追求损害了这些单纯的快乐,其价值便是可疑的。

  二、自我的觉醒

  你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一个自我。首先,这个自我是独一无二的,世上只有一个你。其次,这个自我是不可重复的,你只有一个人生。因此,对你的人生负责,实现你之为你的价值,是你的根本责任。自我的觉醒,就是要负起这个根本责任,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为你自己。

  成为你自己,这可不是容易的事。人们往往受环境、舆论、习俗、职业、身份支配,作为他人眼中的一个角色活着,很少作为自己活着。为什么会这样?一是因为懒惰,随大流是最省力的,独特却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二是因为怯懦,随大流是最安全的,独特却会遭受舆论的压力、庸人的妒恨和失败的风险。可是,如果你想到,世上只有一个你,你死了,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活;你只有一个人生,如果虚度了,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你,——那么,你还有必要在乎他人的眼光吗?

  一个人怎样才算成为了自己,做了自己人生的主人呢?我认为有两个可靠的标志。一是在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有明确坚定的价值观,有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二是在事业的选择上自己做主,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人生中有真信念,事业上有真兴趣,这二者证明了你有一个真自我。

  三、灵魂的觉醒

  世间一切生命中,惟有人有自我意识,能够知道自己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一次性,知道自己是一个“我”。但是,无论你多么看重这个“我”,它终有一死,在人世间的存在是有限而短暂的。这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人生究竟有没有更高的具有恒久价值的意义,此种意义不会因为这个“我”的死亡而丢失?其实答案已经隐藏在问题之中了,我们即使从逻辑上也可推断:要找到这种意义,惟有超越小我,把它和某种意义上的大我相沟通。那么,透过肉身自我去发现你身上的更高的自我,那个和大我相沟通的精神性自我,认清它才是你的本质,这便是灵魂的觉醒。

  灵魂的觉醒有两个途径,一是信仰,二是智慧。

  灵魂是基督教用语,用来指称人的精神性自我。汉语中“灵魂”这个词很有意思,可以拆分为“灵”和“魂”。和别的生命不同,人有自我意识,也就是有一个“魂”。在基督教看来,这个“魂”应该有一个神圣的来源,就是上帝。《圣经》里说,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的。其实上帝是没有形象的,完全是“灵”。所以,“魂”是从“灵”来的。可是,在进入肉体之后,“魂”忘记了自己的来源,因此必须和“灵”重建联系,这就是信仰。通过信仰,“灵”把“魂”照亮,人才真正有了“灵魂”。

  哲学(包括佛教)不讲灵魂,讲智慧。汉语中“智慧”这个词也很有意思,可以拆分为“智”和“慧”。和别的生命不同,人有认识能力,就是“智”,因此能够把自己认作“我”,与作为“物”(包括他人)的周围世界区别开来。但是,“智”的运用应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认识,就是超越物我的区别,用佛教的话说是“离分别相”,用庄子的话说是“万物与我为一”。这种与宇宙生命本体合一的境界,就是“慧”。“智”上升到“慧”,人才真正有了“智慧”。

  在我看来,信仰和智慧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说同一件事,二者殊途而同归,就是要摆脱肉身的限制,超越小我,让我们身上的那个精神性自我觉醒。人人身上都有这样一个更高的自我,它和宇宙大我的关系也许不可证明,但让它觉醒对于现实人生却是意义重大。第一,人生的重心会向内转化,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重视精神生活。你仍然可以在社会上做大事,但境界不同了,你会把做事当作灵魂修炼的手段,通过做事而做人,每一步都走在通往你的精神目标的道路上。第二,你会和你的身外遭遇保持距离,具有超脱的心态,在精神上尽量不受无常的人间祸福得失的支配。在相反的情况下,精神性自我不觉醒,人第一会沉湎在肉身生活中,境界低俗,第二会受这个肉身遭遇的支配,苦海无边。人生在世,必须有一个超越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正是信仰和智慧给你的。

  醒悟的话题作文【篇三】

  有一个出租车司机,在开车之余,如何为乘客提供温馨的额外服务,让客人点播音乐、给客人准备报纸等等。赢得了客人的赞誉和回馈。有好事者坐车享受服务还不消停,问他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服务的。这位司机果然不同凡响,回答了一句挺有哲理的话:“从我觉醒的那一刻开始。”

  司机讲了他过去如何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如何有一天听到广播里讨论人生态度的问题之后翻然醒悟,又如何立即开始行动,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方式。

  这事要我想起了自己当年的“觉醒”。大学四年,我学的是数学,由于数学学习与世隔绝的单调,由于高考前长期拼搏后的厌倦,由于对前途生活的迷茫,大学四年的学业,基本上可以是混下来的,并曾经有两次考试挂了红灯,考试时作弊也是常事。那时唯一的乐趣就是踢球,几乎天天踢,把青春的苦闷和精力都发泄在者小小的皮球上。不仅白天踢,晚上还要聊白天是如何踢的,或者看电视里的球赛,那种“敬业”精神俨然成了职业球员。

  大学毕业后暑假的一个晚上,苦闷空虚的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今后的人生怎么过?我要一直这么过下去吗?我到底要过怎样的生活?痛苦地想了又想,一时也找不到答案。而后把问题转为了我的人生到此为止,究竟哪一段生活是我满意的、快乐的、愿意重新度过的?于是我想起了大学期间我短短一个月的到中学实习的经历,备课,讲课,答疑,批改学生作业,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短短的一个月里,虽然睡不了懒觉,每天还要有遥远路途的奔波,且还有备课的麻烦与讲课的紧张,但却感到特别的兴奋、充实、快乐和自豪。回想到这个时候,我又无比兴奋起来了:我就要过这样的生活。我也顿时明白了自己的选择:我要去当中学教师。

  在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还是稀罕物,而当中学老师却因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低,是个受歧视的职业,“教书匠”“孩子王”的称谓里面没有多少尊重的意味。可此时我选择的不是挣一碗饭吃的职业,而是实践我认同的一种人生理念,实现我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担负责任,奉献爱心,燃烧自己,教书育人。

  从那天晚上起,我的生活热情被激发调动出来。为了将来当好一名中学教师,我几乎把所有的生活都围绕着这一目标来安排。学心理、学教育、学中文,学的如醉如痴,光笔记和剪报本就各有几十本之多。在单位里,别的年轻同事在发牢骚说没有事干和空耗时光,我却利用大段时间主动到中学去代课教书,熟悉学生的心理,搞教育实验。平时还主动观察生活的各种事件,认真思考后写成文章,笔耕不缀。由于未来目标的高度吸引和对生活的高度投入,实习时的那种兴奋、充实、快乐和自豪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身上。

  所以,我由衷地感谢大学毕业时那个晚上的醒悟——它开启了我生命的新方向。

  而从事心理教育这么多年来,我特别希望和注重的也正是教育对象在人生态度选择的这种觉醒。

  我周围有很多年纪轻轻的训练学员,本是最有人生希望和活力的。但他们却选择整日与痛苦为伍,让生命做着毫无意义的虚耗。我特别希望他们觉醒——生活其实还有另一种过法:积极的、快乐的。

  我周围还有很多中年人,无论是找我求助的咨询者还是朋友,本是人生成熟和很有现实能力的人,却对自己的未来以及婚姻和子女教育丧失了信心和希望,老把“我相信命”“改不了”挂在嘴边。我也特别希望他们觉醒——生活其实是能被积极改变的:事在人为,永怀希望。

  最早接触心理学时,就了解到格式塔的“顿悟说”。格式塔认为学习靠的是顿悟。其代表人物苛勒认为,人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做出个别反应,是对一定情境中的各事物的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是一种顿悟形式的智慧行为。当学习者理解了情境之后,会产生突然的、迅速的领悟。

  我现在更看重格式塔“顿悟”理论中这个“悟”字,而“顿”如何尽快到来我仍不明所以。当年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阿基米德看起来好像是靠“顿悟”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靠的是他原有知识的贮备和不停的思考。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要产生人生的觉醒,关键是能提出“我要怎么活”,而后是积极不懈地学习、交流和思考。每个人心底都有美好的梦想,都不愿痛苦麻木地过一辈子,需要我们经常去唤醒这个最重要的生命意识。

  顿悟在佛教禅宗里指无须长期修习,一旦把握佛教“真理”,便可突然觉悟。对佛教禅宗我没有什么研究,但熟记过它的一句话:“未悟道之前是砍柴担水,而悟道之后仍然是砍柴坦水。”我的理解是悟道后并不是你生活的“项目”与悟道前完全不同了,悟道之后关键是生活的态度和实质发生了完全的变化。

  愿我们都早日悟道。

      文章标签:醒悟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