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名人故事 > 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

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 (2500字)

投稿:倚竹听琴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中国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欢迎阅读参考!

  李四光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李四光是农村中一位穷教书先生的儿子。

他的祖父母更穷。他们是蒙古族,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在清朝光绪年间,沿途乞讨,流落到湖北黄冈的回龙山旁。

回龙山,蜿蜒起伏,气象不凡。人们传说回龙山原有九条龙蛰伏在这里,后来都乘着云雨回到龙宫去了,独有那第九条小龙,舍不得这个地方,又返了回来,后来变成回龙山。它确实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李四光的祖父看到这个去处靠山有水,不愿再四处流浪,就带着妻儿在一座破庙里住了下来。

白天,他带着儿子李卓侯上山砍柴打草,换点粮食、零钱养家活口。晚上,他带着儿子在灯光下读四书五经。

清朝的时候设有科举考试。李卓候在父亲的教诲下进府应考,倒也考上了一个秀才,只可借家中无钱无势,因此也并没有得到什么出路,只得在离家比较远的另一座破庙里,设了一个馆,靠着教几个农村的学生糊口。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就在这回龙山下的下张湾里诞生,因为他是父亲李卓侯的第二个儿子,父亲给他起名叫仲揆。

六岁,小仲揆跟着一位名叫陈二爹的老先生发蒙了,他学习很用功,经常受到陈二爹的夸奖。

爸爸让他这么早就读书,也是抱着“早发蒙、早出息”的希望。家里虽然贫寒,但是,他交代给小仲揆的妈妈,家里宁可少吃点油,每天晚上也要给孩子们一盏灯油,让他们可以在晚上读点书。

那个时候农村里已经有煤油灯了,不过不是带灯罩的,只有一根灯论儿,插在一根铁皮管盖上,就着瓶里的煤油燃烧着。这种灯,冒出来的火焰红红的,还带着一股又黑又难闻的煤烟;它的火花,是一闪一闪的,飘忽不定。时间稍微长一点儿,就会熏得人的鼻孔里和牙齿上都留下一层黑,脑袋也疼,眼睛也累。父亲怕把儿子熏坏了,所以特地关照要给孩子点清油灯。

清油灯的优点比煤油枪子灯要强多了,它灯光清亮,轻烟不起,也没有怪味。

晚上,小仲揆和哥哥面对面坐在一张桌子跟前,他不忙打开自己的书包,却先看了看油盏里的灯芯。妈妈在里面放了两根灯芯,小仲揆用拨灯很轻轻拨去一根,只剩下一根。

“就点两根灯芯吧,孩子。”妈妈疼爱地说,“这是你爸爸关照过的,别省这点儿油了。”

“不是这个意思,妈妈。点一根灯芯,我可以多学一倍的时间。哥哥,是吧?” 小仲揆说着,抬起头看了看自己的哥哥。

“挺好,其实也差不多一般亮。”哥哥同意。

妈妈也就不再勉强。小仲揆和他的哥哥就这样默默地读呀,写呀,谁也不打扰谁,一直坚持到灯盏里的油点完。

妈妈坐在他们的桌子旁边,就着这一根灯芯所发出来的亮光,摇着她的纺车。晚上纺点纱线,还能换得几个零钱,好买点火柴、油盐,也给孩子们买点读书用的笔墨纸张。

  李四光和一块石头的故事

小时候的李四光,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地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小伙伴围着大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很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明白了,这块石头是片麻岩,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因为那时候只有秦岭有片麻岩。

在北大地质系任教时,李四光主讲岩石学和高等岩石学两门课程,他经常带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教学,边看边讲。一个山头、一个沟谷、一堆石子、一排裂缝,他都不放过。

在教学的同时,他对研究工作也不放松,如古生物蜒科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都是在这期间开始的。李四光在太行山东麓发现了一些很像冰川条痕石的石头,在大同盆地进行考察后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大胆地提出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看法。但被很多人否定。因为从19世纪以来,德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的地质学家陆续到中国来勘探矿产、考察地质,都没有在中国发现过冰川现象,在地质学界“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已经成为一个定论。

为了让人们能接受这一事实,李四光继续寻找更多的冰川遗迹。10年以后,他不仅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而且认为中国第四纪冰川主要是山谷冰川,并且可划为三次冰期。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

作为是我国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化石新分类标准的提出、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纪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李四光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其中,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分析了中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李四光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20世纪60年代以后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但他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x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李四光还成功预测了的四大地震带,分别是唐山、四川、邢台、临沂。目前四个中有三个已经地震过了,分别是唐山(1976年)、四川(2008年)、邢台(1966年)。

据说,李四光前辈去世前,念念不忘的就是郯-庐地震带。他曾经预测,一旦发生地震,其毁灭性可能是唐山大地震的好几倍。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泛指北起黑龙江,南止长江边,总体上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渠断裂。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在山东与江苏交界的郯城麦坡地震遗址上,1668年7月25日发生在这里的8.5级大地震,目前现场地层“倒转”的遗迹仍然清晰可见。


      文章标签:名人故事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