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历史典故 >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历史典故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历史典故 (900字)

投稿:吴诗玉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历史典故》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今天小编就来分享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历史典故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解释为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激励人在做事的时候要一鼓作气,不可半途而废。

  【历史故事】

  秦王依靠秦国强大的实力,有利的地形,成功实行了“远交近攻”的“连横”政策。几年来,六国或被攻破,或被削弱,眼看着大局已定,为此秦王逐渐放松了努力,把政事交给相国,自己在宫中饮酒作乐,肆意享受起来。

  一天,侍卫向秦王报告说,有一个年近九十岁的老人,刚从百里路外赶到京城,一定要进宫求见秦王。秦王亲自接见了他。

  秦王说:“老人家,你刚从远地赶来,路上一定很辛苦吧?”

  老人说:“是啊!老臣从家乡出发,赶了十天,行了九十里;又走了十天,行了十里,好不容易赶到京城。”

  秦王笑道:“老人家,你算错了吧?开头十天走了九十里,后来十天怎么只走了十里呢?”

  老人家回答说:“开始的十天,我一心赶路,全力以赴,待走了九十里以后,实在觉得很累,那剩下的十里,似乎越走越长,每走一步都要花费许多力气,所以走了十天才到了咸阳。回头一想,前面的九十里,只能算是路程的一半。”

  秦王点点头,说:“老人家赶了那么多路来见我,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呢?”

  老人家回答说:“我就是要把这走路的道理禀告大王。我们秦国统一的大业眼看就要完成,就像老臣百里路已经走了九十里一样。不过我希望大王把以往的成功只看作是事业的一半,还有一半更需要去努力完成。如果现在懈怠起来,那以后的路就会特别难走,甚至会半途而废,走不到终点呢!”

  秦王谢过老人的忠告,再也不敢懈怠,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到统一六国的大业上去了。

  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只能算是走完了一半路程。比喻越接近成功,越不能松懈,要坚持到底,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文章标签:历史典故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热门排行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