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3000字 > “弘扬石文化・共筑海丝梦”征文

“弘扬石文化・共筑海丝梦”征文 (3000字)

投稿:绚丽秋日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弘扬石文化・共筑海丝梦”征文作文30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征文材料】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彰显“海丝”文化的丰厚滋养。昨日上午,来自海峡两岸以及东南亚等国的宫庙代表及信众7000多人齐聚海沧,共同祭拜保生大帝,拉开第八届海峡两岸(厦门海沧)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的帷幕。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全国台联副会长、省台联会长江尔雄,市委副书记钟兴国,市委常委、海沧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郑云峰,国民党中评委、台湾颜氏宗亲总会会长颜武胜等出席开幕式。

  艳阳高照,春风醉人。昨日上午,步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海沧青礁慈济宫景区,811级台阶的岐山之巅,保生大帝悬壶济世,目光眺望海峡对岸。山脚下,人头攒动,两岸同胞弘扬慈济精神,共祭保生大帝。

  开幕式上,6组民间艺术家的现场演出以及台湾阿美族民间艺术演出团的交流演出,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这组演出,寓意2000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古代延伸到今天,为海峡两岸、海外经贸合作的“海上新丝路”,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

  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提出“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其后的博鳌论坛公布,福建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

  保生慈济文化,无疑就是闽南文化这篇“大文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海沧为主要发祥地之一,保生慈济文化“一瓣芬芳香两岸”,经过传承与融合,仅台湾信众便达500多万人,全球信众更是不计其数,成为炎黄子孙走遍世界、长存故园情怀的向心引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福建厦门正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力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这离不开闽南文化包括保生慈济文化等“海丝”文化的丰厚滋养。两岸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在厦门海沧的举办,可谓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郑云峰在致辞中说,通过本届海峡两岸(厦门海沧)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海沧将继续以“两岸一家亲,共建新家园”为宗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打造最温馨融合的家园,充分展示慈济文化、闽南文化、海丝文化对“一带一路”战略的丰厚滋养。

  【例文范文】

  ——首次传承和发展闽南文化活动沙龙纪实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以泉州人而感到自豪,并以文明和古老城市自居。然后,我们会向往来这里的朋友宣扬我们的文化古城,海丝起点,道教圣地等等。

  事实上,有那么一段时间,泉州的古老文化,就如同那尊千年的老君一样,只在原地坐着,并不说话!

  2013年3月,笔者有幸参加一次闽南文化沙龙活动,才深深感触到,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不能只是这样坐着,而是应该站起身来走路了!要让闽南文化继续传承和发展,少不了这些热爱民族文化的乡民和世遗爱好者们共同的努力和支持。

  三月的春雨不断,对每一位参加这场闽南文化沙龙活动的朋友来说,都是公平的,他们都是冒着这场越下越大的春雨赶来的。而且,到位的人数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这本身就是一个惊奇,惊奇于闽南文化的如此吸引力,惊奇于泉州市民的如此热心。

  晚上6点多钟,笔者第一个到达闽南文化传承和发展活动沙龙地点——盛世杰作会所。紧接着,是闽南文化艺术雕刻大师倪世杰先生到场。通过会所主人的介绍,我们相互认识,并且坐下来品茶聊天。对于世杰先生笔者早闻其名,所以我们之间所聊的话题并不拘束。

  由于闽南传统文化的宗教特色,我们深深地知道,闽南的民间传统雕刻艺术,多半是以观音、佛主、关公为主要的雕刻对象。世杰先生的雕刻,也是以此来反映“五南文化”之一的“南工艺”文化的。因此,观音之大善及普渡众生的大慈大悲;弥勒之大喜及唤醒苍生的大觉大悟;关公的大义及感动天地的大忠大勇……这些,都成为他刻刀之下的艺术作品,都是闽南文化所体现的精粹。

  门窗之外,雨越下越大,来参加此次文化沙龙活动的朋友越聚越多。不断走进文化沙龙的朋友有:闽南意象画派大师陈章鹏先生,闽南曲艺大师尤春成先生,摄影艺术大师陈世哲先生,闽南文化《惠女阿芳》的创作者,著名画家蔡永辉教授,以及泉州电视台《咱厝人》监制张开端先生,泉州广播电台《刺桐之声》主播啸波先生,泉州网温陵社区管理杨莹女士,及社会各界喜爱闽南文化的新老朋友们。

  文化沙龙活动的时间定在晚上七到九点,许多关心和支持闽南文化的朋友,此时已聚满整个活动会所。于是,问候声,讨论声,会场的忙碌声,相机的咔嚓声,不断传来,沙龙气氛逐渐热闹起来。紧接着,此次沙龙活动的牵头者,张川里女士邀请大家入座,相互简短地介绍之后,有关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讨论活动拉开序幕。

  泉州广播电台《刺桐之声》主播啸波先生说:传承闽南文化,不能以简单的商业性为目的,要本着对闽南文化的热爱和崇敬,发挥个人及集体的奉献精神,为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一个泉州人,热爱家乡文化,弘扬海丝精神,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作为一个闽南人,发展闽南文化,传承世界遗产,是我们应尽的责任!闽南文化,是闽南人的骄傲;闽南文化,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摄影大师陈世哲先生说得最多的是,如何保护最有代表性的闽南古建筑群体。他说:对古建筑群体的保护,我们不能只依赖于官方,民间的关心和支持,才是最关键的。他说,随着城镇化改革的进展,不少闽南建筑群体濒临毁灭,这是有目共睹的事,有些古建筑很具有文化性,一定要切实做好保护,不能拆除。实在并无太大保护价值的古建筑,也要把里面有价值的东西尽可能地整理出来,送交博物馆收藏。

  他还说:我的照相机,收录了许许多多的古建筑物旧照,这是它们现存的遗容,有时看着看着,真是觉得可惜啊!

  泉州电视台《咱厝人》监制张开端先生说:近几年来,电视台一直对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给予大力的支持。传承和发展闽南文化,不但是官方的责任,也是民间的责任。做为泉州的主流媒体,《咱厝人》将全力给予大家支持!

  著名画家蔡永辉教授也说:闽南文化,博大精深。虽然看起来似乎只有几个字,却是我们几代人花费一生也研究不完的话题,值得闽南乃至世界爱好民族文化遗产的人用心重视。他说:我创作《惠女阿芳》的故事,在《石狮日报》每周连载,不是为了名利,而是想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和喜爱闽南文化,让更多人感知和深入体会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为其传承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做为闽南曲艺大师,尤春成先生谈起了他为南戏、南音申报世遗的往事,他又说:其实到现在我才深深感悟到,真正的南戏和南音,许多优秀的东西一直还散落在民间,如何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一直是我非常着急的事。他还说:我曾经走访过许多地方,真正了解到闽南传统文化的精粹,这些东西一直都在那些老戏曲家和老戏迷的口中传唱着,他们的技艺都是从上一代人口中,口传心授得来的,并且经过他们一生的研究和摸索,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东西,如果不及时收集和整理,将很快失传。

  闽南文化艺术雕刻大师倪世杰先生,世界非遗名录李尧宝刻纸项目传承人黄丽凤,泉州打城戏演员、闽南语正字促进会徐枫也说: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靠一代又一代人口传心授才得以保留下来的,不管是手工艺制作技术还是闽南语正字书写,会制作会书写的人已经廖廖无几了,如何让这些传统的闽南文化传承发扬下去,是我们这代人刻不容缓的责任。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我们的拯救活动中来,让这些古老文化后继有人。

  而泉州温陵网社区管理杨莹女士和许多网友们也纷纷表示:传承和发展闽南文化,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做为网络人士,我们将一如继往地发挥网络正能量。

      文章标签:3000字

0
1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