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建议书 > 低碳日节能减排倡议书范文

低碳日节能减排倡议书范文 (1500字)

投稿:雪中梅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低碳日节能减排倡议书范文作文15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节能减排是为了更好的明天。节能减排倡议书怎么写,看看下面的范文吧,也许对你有帮助噢。

  节能减排倡议书范文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迅猛发展,资源和环境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天津市是能源输入型城市,能源供给相对不足,制约了天津市经济发展。我市也一度出现拉闸限电、限制燃气供应、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为力保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用能,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为此也承担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既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努力履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与广大群众一道,共同创造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美好未来。值此XX年节能宣传周之际,我们向全社会各界发出如下倡议:

  一、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不断增强节能意识,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浪费能源可耻,合理利用能源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我们要积极贯彻国家节能政策,认真学习和模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天津市节约能源条例》等节能法规、规定和标准。

  三、我们要积极开发和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向科技要节约、向科技要效益,坚持以节能降耗促生存、促发展。

  四、我们要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机制。加强节能管理,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随手关闭家电电源、随手关灯、购买使用小排量汽车、购买节能型家电、使用绿色照明产品、夏季空调尽量调高一度、收集洗衣、淘米废水冲厕、浇花。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人人都是主角。让我们把节约能源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用我们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为天津市的发展再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我会积极响应节能倡议,从我做起,节约能源,为子孙后代造福,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节能减排倡议书范文二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推动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全市节能工作中的表率作用,加快节约型机关建设,结合今年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倡导的“节能有道,节俭有德”的宣传主题,现提出如下倡议:

  一、强化节能责任,养成节能习惯。切实增强资源节约的责任感,率先垂范争当勤俭节约的示范者和推动者,积极投入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行动中,要从自身做起,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规范节约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珍惜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倡导绿色办公、低碳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自觉养成健康、文明、节俭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加强细节管理,降低办公费用。自觉养成良好的办公习惯,做到爱水、惜水、节水,加强供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充分采用自然光照明,办公室用电要做到人走灯灭,及时关闭用电设备电源,减少待机能耗,杜绝“白昼灯”和“长明灯”;注重办公节能,减少办公设备待机耗能和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推行电子政务,倡导无纸化办公和双面用纸,减少纸质文件印发;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严格实行一车一卡定点加油和定点维修,提倡绿色出行方式上下班。

  三、倡导科学出行,支持绿色低碳。各级公共机构及工作人员要尽量使用环保节能型车辆,尽量选择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车辆使用,积极践行“135”出行方案(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支持节能减排。

  四、强化能耗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各级公共机构要定期对本单位能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能耗数据异常要查找原因并予以解决,遇到不能顺利解决的难题要及时联系各级节能主管部门协助查找原因,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倡议就是承诺,承诺就是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进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共同努力。

  固原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五年六月十三日

      文章标签:建议书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