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高一 > 赞美梅花精神的高中作文

赞美梅花精神的高中作文 (1500字)

投稿:付丽 年级:高一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赞美梅花精神的高中作文15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梅花品质高尚,铁骨铮铮。她不怕冰天雪地,不畏冰侵雪袭。不屈不饶,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赞美梅花精神的高中作文,欢迎阅读。

  篇一:我喜欢梅花

  我喜爱各种各样的花,有舒展奔放的玫瑰花;有典雅脱俗的荷花;有雍容端庄的菊花;还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花。然而,我最喜欢的花是梅花。

  梅花不与百花争奇斗艳。每到群芳凋零,寒风刺骨的冬季,梅花便把身姿展开来,如同婀娜多姿的仙女,舞蹈在山岭坡间、园林径旁……别有一番风韵。

  梅花的样子大有不同:有的娇羞欲语,冷艳幽香;有的尽情开放,凝重热烈;有的超凡脱俗,端庄大放;有的娇小玲珑,秀外慧中。她们在严冬中肃立,在严冬中昂首远眺!

  红梅花,犹如一团燃烧着的火焰,灿如云霞,让我们在心里,感到一阵暖暖的春风,拂过我们的心田……

  白梅花,更如冰雕一般,冰肌玉骨,是那么清丽超然、清雅脱俗、清白无暇,令人望去就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

  梅花芳香四溢,正如卢梅坡所说的:“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不见花,不见树,闻到的却是一阵阵幽香。在梅花丛中,清香满身、沁心入脾、心旷神怡。回到家,梅香还能持久,数日不绝。

  赏梅花,不能只看样子和香味,最重要的还是她的品质。

  梅花,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她不会因为没有五彩缤纷的蝶儿缠绕而失落,不会因为没有可爱的蜜蜂追随而沮丧。相反,她很坚强,傲立在严冬中,无私、无怨、无悔地默默绽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美的享受。

  梅花品质高尚,铁骨铮铮。她不怕冰天雪地,不畏冰侵雪袭。不屈不饶,昂首怒放,独具风采。她不因一个小小的挫折而垂头丧气,相反,她坚强!所以,人们见到她,就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鼓励。

  我爱梅花!

  篇二:梅花的启示

  我想大家都知道,花儿在春天绽放,春天是个温暖的季节。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在寒冷的冬天,当你躲在家里取暖,当你在雪地上和小伙伴打雪仗的时候,有一种花在无声的开放,它就是—梅花。

  梅花,它就像冬爷爷派来的天使,降落在人间,瞧!它那五瓣花瓣是多么的冰肌玉骨,还有红色、粉色、八色等多种颜色,不光这些,连它的香味都是沁人心脾的……

  我爱梅花。古今中外,诗人作家不知写了多少赞美梅花的诗句作品,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等等。梅花还和松、竹被称为“岁寒三友”,在华侨老人的心目中,梅花有代表着中华民族那些有节气的人……

  多么坚强的梅花啊!只有它,会在寒风呼啸中开放,只有它,会在数九寒冬中微笑。梅花,它挺着身子,面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好像在说:“看!我是多么的坚强!”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想梅花一样,坚强不屈,一次不成功,可以再试着第二次,第三次,一种办法不成功,我们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再试试。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困难,不屈向上。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敬爱的江姐,她为共产党付出了一切,最后倒在了国民党的枪口下,在这之前,她不知忍受了多少痛苦,酷刑、拷打,但她都坚强的活了下来。多么坚强的一个人啊!她就像这梅花一样。我们要学习江姐的精神,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篇三:梅花颂

  梅花名列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首,为花中之魁,它冰中孕蕾,雪里开花,形神兼备,色、香、韵、姿俱佳,独领天下之春。它不畏严寒,坚毅、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及玉骨冰心、圣洁高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高贵品质,历来就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风范的伟大象征。梅花精神就是中华之魂。

  梅花盆景,疏影横斜,古朴苍劲,冷艳清幽,暗香浮动,把大自然台的梅的神韵和风格高度浓缩,凝结自然美、造型美、意境美为一体,堪称“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是中国盆景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欣赏梅花既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又能领略梅花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踏雪寻梅是最难得的清高斯文之雅事,也是赏梅的最高境界,使人陶冶性情,激励斗志,启迪人生。

  父亲平生酷爱梅花,二十多年来精心培育了十几种梅花盆景,深感做人应似梅花品格。正如毛泽东主席妙笔生花讴歌梅花那“已慢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大无畏精神,那“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高尚品德,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宽阔胸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的确可以令人心灵净化,情操升华,让梅花精神在中华大地永远发扬光大。

      文章标签:高一作文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