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孝道 > 与孝道有关的散文:你那么听父母的话,最后怎样呢

与孝道有关的散文:你那么听父母的话,最后怎样呢 (2500字)

投稿:城里老猫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与孝道有关的散文:你那么听父母的话,最后怎样呢作文25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这就是孝道。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作文范文,快来看看吧。

  【你那么听父母的话,最后怎样呢】

  我仍然会觉得,那个“非做不可的梦想”太珍贵了,如果你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请不要那么早放弃它。

  前几天看一篇文章,大概是说有很多年轻人常年被父母所困扰着。

  这种困扰有时候是软性的,有时候是硬性的。软性的大概是指父母常年念叨“你怎么不结婚”“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等精神上的压力;硬性的是指当你决心做什么事情时,他们就以性命作为威胁,或者“从此以后我们断绝关系”,以种种为你好的理由迫使你放弃梦想。

  随手打开一个豆瓣小组,就能看见有姑娘哭诉男朋友其实还不错,但是父母就是不同意;想去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父母却万分阻挠,要求孩子回家考公务员。

  前几天,微博上有一条热门长微博,大概讲的是一个姑娘找了一个还不错的男朋友,男朋友做着小生意,不算富裕,但也算是衣食无忧。她的父母认为做生意都靠不住,非让她找一个公务员男朋友。他们为这份感情抗争了五年,男生想方设法地讨长辈欢心。不过,她的父母仍然不满意,对此各种威胁,最终拆散了这对情侣。

  我的堂哥也是这样的受害者。

  他的父母从小把他看得紧紧的,从小到大,无论读书、选专业,还是找工作,都得插一脚。

  他从小喜欢打游戏,毕业以后,在广州一家大型网游公司当程序员。可惜,他的父母觉得这份工作太没有面子,非要想办法让儿子去事业单位上班。

  堂哥当然不能同意,他母亲就天天去公司闹腾,今天闹自杀,明天闹心脏病发作,最终,他不得不辞掉自己喜爱的工作,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花十多万疏通关系,去了一家事业单位过上无所事事的生活。

  几年过去,曾经和堂哥一起入行的朋友都成了游戏策划,过上年薪五十万元以上、有车有房的中产生活。我想,他终日郁郁寡欢并不仅仅因为昔日好友的事业成功,自己则是一个铁路小职员;更重要的是,他被迫放弃了自己人生中最喜欢的事情,而亲手推动这一切的人——偏偏是父母。

  我想,不仅仅是豆瓣上、微博上的那些姑娘,我的堂哥,还有很多人面临着“听爸妈,还是听自己”的困惑。至于我,也曾经有过同样的纠结。

  我的家庭是再传统不过的家庭,父母希望我能回到家里,尽量不要出去工作,随便嫁一个朋友圈里的儿子,每天逛逛街、吃吃饭就好了。当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家人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谁会看呢,你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在这种事情上?”这种心情是很矛盾的,一面是父母希望你能放弃企图心,过上安稳的日子;一面是内心的召唤。

  家人一直是我们人生很重要的部分,当我们想要去挑战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希望得到家人的支持。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喋喋不休的建议和阻挠,而是有人对你说:“没关系啦,去试试看嘛,又没有什么损失。”只要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对于家人的打压和批判,都是会觉得很沮丧的。

  我挣扎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想明白了,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就是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像所有的情感一样,不能要求其中一方牺牲快乐来满足另外一方,即使你顶着“孝道”大旗迎合父母放弃自我,最终这段关系里也会充满怨气。

  听话更加是伪命题。先不说绝大部分的父母对自己将要干涉的领域丝毫不懂,比如说,在事业上默默无闻的父母跑去干涉子女的就业问题,婚姻不幸福的长辈干涉晚辈择偶。如果你听了这些人的话,就是对人生最大的不尊重。

  说真的,你真的会听蛋糕师教你怎么修空调吗?

  脱离父母的控制欲只有两种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离开家去读书工作,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重塑价值观,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第二个方法就是珍惜叛逆期,我一直觉得叛逆期是很棒的东西,它让后代尽可能地脱离上一代的影响。

  最终,我能坚持自己的内心并不仅仅由于坚强、心怀勇气之类,而是我对某件事情的喜欢程度到了“不给我钱都会想继续做下去”;当然,还有朋友对我的支持,志同道合的朋友永远是最坚强的心灵后盾。你会和父母吵架、闹翻,甚至来一场冷战,爱他们又把关系搞僵,可是,有一些事情现在不做,真的永远都不会做了。即使冒着被全世界打脸的结果,还是会想去试试看。

  在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还是可以听一下父母是怎么说的,但是最终的决定权应该属于自己。

  任由父母操控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很大的BUG(弊病),就是他们帮你选了,却不帮你承担后果。比如说,你嫁给他们喜欢的男生,可是,那无趣的婚姻、糟糕的生活,他们并不需要去感受,吃尽苦头的是自己。他们安排了一件你不喜欢的工作,每天上班面对奇葩老板的人也不是他们,而是你。父母是很重要的人,在无伤大雅的小事情上可以顺着他们的意思,而在重要的事情上,在关系到人生幸福的事情上——请在夜深人静之际,问问自己的心吧。

  【妈妈,你要坚强】

  14岁的舟曲男孩张新建,与其母亲一起被压在了泥石流下。在温家宝总理喊话安慰他时,他反过来安慰总理:“总理,您放心。我能挺住。”而在救援者面前,他又说:“老师,先救我妈妈!”为了支撑着母亲活下去,他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母亲得救了,可他却永远的离开了。

  大灾中总会有大爱让我们禁不住泪流满面,汶川地震如此,舟曲泥石流亦如此。在悲痛与哭泣中、在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与悼念中,我们被一个14岁少年的大爱精神所震撼。­

  一句“先救妈妈”是生为人子的知恩图报。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在张新建身上,看到了这种对母亲生养之恩的感怀,看到了在紧急危难关头,一个儿子心系母亲安危的忘我品质。­

  一句“先救妈妈”透着现代青少年的孝道美德。现代青少年,特别是张新建这样的90后,承受了太多诸如不知生养之恩、不懂孝道的指责。但事实上,我们却看到了,以张新建为代表的这一代青少年身上,那种舍己救母的大孝。舍己为人、舍利取义向来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但一些人也曾经担忧现代青少年身上正在缺少这种美德,年青人越来越自私自利。可是,今天,张新建用一句话,用自身行动,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中国的青少年们绝非人们说的那样不堪。­

  一句“先救妈妈”,感动了你我,也启发了你我。相信,张新建也只是千千万万个坚强不屈的少年中的一个;是中国千千万万个知恩图报的儿女中的一个;是懂得尊重,看重孝道,崇尚敬老的中国人中的一个。­

  张新建走了,但他的坚强、他对母亲的爱将长久地感动着人们,让更多的人关爱家庭,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文章标签:孝道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