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高三 > 随“新”而动 

随“新”而动  (1200字)

投稿:王安国 年级:高三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随“新”而动 作文12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大家都知道2006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一则有关乌鸦学鹰捉羊的材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乌鸦对于新事物的认识,以及对于新事物的实践操作,体现了他的聪明之处:不断的超越自我,利用更多的技能来武装自己。在我们认为教育是成长必要的同时,乌鸦将充分的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自如作为了它的人生信条。然而它的方向错了,它与羊的力量对比悬殊,是与生俱来的,无法改变的,就像孟子所提出的人定胜天思想是无法实现的一样。但是如果它能将捉羊的飞行技巧用于捕捉适合自己捕食的动物上,那么对它来说,就一定可以成为它人生的一次突破。

本文说的随“新”而动,指的是由于外界新事物的形成或者周围环境的变化,使得我们应主动地有所行动。不是一味的照搬,也不是一味的充耳不闻,我们应该做的是在新事物认知的同时,进行自我的加工,成为自己的思想,促进个人的发展。

契科夫的着名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向我们讲述了一个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代表——别里科夫。其中“旧”字充分显示了他的生活,穿旧衣,言旧语,装着一脑袋的旧思想。最后正是他所谓的保守,导致他被那生活无形的套子套蠢,套坏,甚至套死。而别里科夫这个形象在生活中只是社会千万张脸中的一张,通过他,我们看到了守旧的危害,同时,也让我们对新事物充满期待。

曾经听过一个与上例很相似的故事,是北大教授因为接受不了自己的计划经济政策被市场经济政策取代的现实而自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是一位教授,可是由于他固守的旧思想使他的思维不能进步,从而发生了悲剧。另一方面,旧可以迫使人愚昧,中国古代曾有很多的帝王以“旧”来愚民,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可是他们尚不知道用“新”使百姓聪慧,才是稳定江山的良药,这是多么的可悲呀!

《谁动了我的奶酪》告诉我们生活中不同人对待突变环境的看法与做法。有主动适应的,有被动接受的,有不断抱怨到最后都一事无成的。因此,要在此强调的是:随“新”而动就是主动的去适应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环境。被动去接受,虽然说损失不大,可是时间却会流失,到时候又会多一缕忧愁。而只会抱怨或者做白日梦的,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或许也就只有这么点乐趣了。若不是反应迟钝,则绝对是一个禁不住变化或打击的人,如《苦难王子》中的王子一样:不经苦难永远长不大。

其实随“新”而动离我们并不遥远,如今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接触新的事物,掌握新的知识。如果我们抵制新事物,表现为弃学或者对学习囫囵吞枣那么最后一定会被社会淘汰。总体来说,随“新”而动要求我们注意“洗脑”,即在生活到一定的阶段进行自我的反省。如“吾日三省吾身”一样,把自己原有的思想与现在的新环境或新事物进行整理,最后重新形成一种思想并付诸于行动之上。这样我们才能在日益发展的今天为自己寻得一片天地,在自己的人生画卷上绘上精彩的一笔。

 

      文章标签:高三作文 议论文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