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国学 > 读经典国学,晓文明礼仪的优秀范文

读经典国学,晓文明礼仪的优秀范文 (3000字)

投稿:这里风景独好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读经典国学,晓文明礼仪的优秀范文作文30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那是因为我们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传统文化。今天小编就来分享读经典国学,晓文明礼仪的优秀范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读经典国学,晓文明礼仪的优秀范文(一)

  文明礼仪是衡量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化程度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尺;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实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荀子说:“国无礼则不正”,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孔子的“克己复礼”博大精深,而又深入浅出。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仪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自古以来,中国就号称“ 礼仪之邦” 。 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儒家的“仁、义、礼、信”就是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的精髓。诵读经典能修正品行、健全人格,使人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诵读经典能更好植根传统文化,掌握优雅的祖国语言,使学生成长为既有知识又有修养的现代中国人。

  翻开历经千载的经典著作,光彩依旧。读一读,重温圣贤们的心得;品一品,再图民族文化的辉煌,这是我们新一代华夏儿女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荣幸。经典诵读,是我们站在世纪的前沿,冲向民族复兴的终点前的一次自我回归和超越。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的宣言中有这样醒目的一句:“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学国学,懂礼仪,启智慧,使人彬彬有礼,素养良好,潜移默化中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且充满了正能量。

  我最喜欢的一句充满国学智慧的言辞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连自己都不想做的事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就像校园里时有的起外号现象:像王姓同学叫人“小王子”还算好啦,可是姓刘呢?能叫人家“小流氓”吗?还有史姓同学,总不能叫人家“屎壳郎”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像这种不文明的外号,就算是玩笑也不应该有流行的土壤。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克己复礼”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生出一份关爱,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和误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快乐、和谐。

  国学 文化是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根本,是华夏儿女骨骼里的钙质。中华民族五千年古文明的传承,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坚守、弘扬传统优良 礼仪 是我们做 教育 者的职责。让我们携起手来,徜徉在国学经典的海洋中,扬起文明礼仪教育的风帆。

  读经典国学,晓文明礼仪的优秀范文(二)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 水平也正在提高。作为一个现代 社会的公民,我们就必须懂知识、讲礼仪,有着高素质才能跨进新世纪的门槛。

  然而青春 易逝,学问难成;我们应珍惜现在的点点滴滴,认真学好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并发扬我们中国的知识与品德。学国学、懂礼仪、启智慧,使人彬彬有礼,素养良好。而这些会潜移默化地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且充满正能量!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某月某日,上海曲阳路大型超市“家乐福”内,中国银行的ATM机正在接待持卡人,忽然,奇怪的事出现了,你要100元,那台机器就给你200元,你要500元,它给1000元,可是客户凭条上打的还是100元、500元。世上哪有这等好事,ATM机成了财神老爷。ATM上哪有这等好事,ATM机忙碌起来,二三十次地被按动,刷刷刷地吐出人民币,白白送给持卡人元。这台慷慨的取款机送钱送了14小时,直到复旦大学的学生张圣来提款,发现出了差错,三次取款多得1100元,才急忙通知银行。两天后,中国银行宝山支行赶到“家乐福”,拆开神经错乱的ATM机,工作 人员自己 差点神经错乱,原来是他们的错,把100元面额的厚厚一叠人民币错放到50元的窗柜里,所以ATM机才超倍吐款。大错已铸成,能把多送的钱追回来吗?中国银行通过金卡网络中心查到卡号、姓名,小心翼翼地和18位取款者联系:你取款时有没有发生ATM机多给钱的事?如果多得了钱,能否还给我们?倘若用户说没多拿,也是死无对证。银行没想到,18位取款人都一口答应,把多得的钱在两天内都物归原主,无论银行多么有愧,中国的人民总是那样通情达理、优秀。

  一天晚上,我头昏难受却又没发烧,吃了些药也不见好转。父母 外出,只有婆婆在家,婆婆无奈只好先扶我到附近的一家门诊看一看,可谁想门诊的大夫却用不耐烦的口气说:“现在已经下班了,明天再来吧。”我头昏之余心中更是愤怒:难道开门诊只是为了钱吗?身为大夫的医德呢?!婆婆已然出口:“我家孩子 难受,你就先瞧瞧吧,你可是医生,不能说下班就不帮人看病了呀!”“要你个老太婆管什么!我还有事呢,别在这烦人!”那人推开婆婆,径直走了。婆婆见我实在难过,就缓缓地扶着我去了医院,医生护士显然拥有高知识及良好的教养,在那儿,他们先温和有礼的问我的症状,在确定些相关事务,并开好药方让我在那坐坐,立即先服一帖药,并叮嘱吃法,我们才回家。一个心念,会让你给别人的印象有所不同,有文化、有气质的人与其他人的处事方法显然不同。其实一个人走的道路,是阳光大道还是阴暗小巷,全在于你的知识礼仪的好坏。

  在生活中,拥有富裕的知识、文明的谈吐、高尚的品德的人才是我们所赞颂的;那些肮脏卑鄙、只为个人利益的人更为世人所不齿!

  放肆不拘束地随地吐痰,踩、摘花草 ,讲脏话,打人……都是知识不足、没有礼仪教养的人,令人唾弃;而真正文明的人,是不会这样的,并且讨人喜欢。如果是你,你会愿意做令人厌恶的人吗?

  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儒家的“仁、义、礼、信”就是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的精髓。阅读、学习经典能修正品行、升华人格,使人成长 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中国人;学习经典能更好根植传统文化,掌握优雅的祖国语言 ,使我们成长为既有知识又有修养的现代中国人。

  而我最喜欢的一句充满国学智慧的话语便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此句蕴含深刻的哲学道理,发人深省。胸如大海,容得下人间之风雨 、世上烟云;而笑口常开,笑世上红尘纷争,庸人自扰。世事难以避开,可只要心中澄明透亮,行的正坐得端,总能过去 。只有“肚”中容得下,才能“笑”得开。

  我认为学好文化、礼仪,多努力、不荒废,我们才能超越父母口中所谓“别人家的孩子”,才能当一个有素质的人,撇下陋习,争取变得越来越好!当你的学问多了,整个气质也不一样了,正所谓“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是华夏 儿女骨骼里的营养。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传承,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继承、弘扬传统优良文化礼仪是我们做人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徜徉在国学经典的海洋中,扬起文明礼仪学习的风帆!学国学,知礼仪,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读经典国学,晓文明礼仪的优秀范文(三)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从古到今,礼,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不了解礼,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不能继承传统礼仪中的合理内核,弘扬中华文明就是一句空话。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学礼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真正的礼,形成于西周和春秋时期。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治国纲领,就是说,对民众要倡明德性,慎用刑罚。国家的长治久安,要靠人性化的政策,要靠道德来赢得民心。周公制礼作乐,是古代中国人文精神得以确立的重要开端,后来儒家将之发扬光大。儒家所说的礼,一般包括“乐”在内,因此“礼”和“礼乐”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狭义的礼,是指一种合于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如恭敬、和顺、谦让等。广义的礼,包括合乎道德要求的治国理念和典章制度,以及切于民生日用的交往方式,等等。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大学》里说:“君子务本”。所谓本,就是修身。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而礼就是修身的工具,是成就君子风范的不二法门。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礼一度被统治者利用为统治的工具,经历过被边缘化和妖魔化的阶段,但这些是被封建统治者扭曲了的礼,是封建统治者借礼的名义进行毁灭人性的统治。真正的礼,是周公创立的礼乐文化,是继周公之后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是《礼记》中的“天下为公”的思想和“大同世界”的理想,是《孟子》中的“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是《荀子》中的“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是《左传》中的“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是《毛诗大序》中的“发乎情”、“止乎礼义”。

  我心目中的礼,是周公和孔子的谆谆的教导。周公以道德建设为核心,提出了勤政、无逸、戒酒、孝友等德目,要求大臣恪守。孔子告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要克制自我的欲望和情绪,心怀对他人的爱和尊重,依礼行事、非礼不行。这些观点,对今人来说也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70岁的温总理出行自己打伞,深入群众,奔波于有需要的每一个地方,日理万机,是勤政、无逸的典范。也有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在造成36人死亡的延安特大车祸现场不合时宜地露出笑容,被网友“人肉搜索”出有多块名表,存款涉及21间银行。他的笑容无疑是不合乎“礼”的,所以他成为众矢之的,在短短的27天里就被群众的舆论拉下马来。说到孝友,我们可以联想到北大校长周其凤,因不能常伴高龄母亲身边,向母亲下跪痛哭,深圳公务员廖天野却殴打父母成为众矢之的;天津的哥免去残疾青年车费,并送上温馨的一句话:“我挣钱比你容易”,广州地铁一小伙却与一老人为争抢一个座位打得头破血流。是否合乎礼,公道自在人心。拯救道德滑坡的社会,既靠法治,更要靠“礼治”。

  我心目中的礼,是《礼记》中的“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是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道如青天,朗朗圪坤,光明正大,普天之下,公平正义。“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我爱人人,人人爱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别人的亲人也是自己的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孩子,别人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老人没有丧失生存能力而衣食无着的担忧,小孩没有小悦悦走出家门之后的悲惨命运,成年人没有失业的忧虑、蜗居的烦恼,弱势群体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没有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包括关乎性命的食品药品充斥社会,没有大量的楼歪歪、房薄薄、桥脆脆事件危害民众,没有紧张对峙的医患关系、官民关系,所有人都能安居乐业,感受幸福。大道之行,大同社会,是人类社会最高的礼,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我心目中的礼,是《荀子》中的“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前段时间发生的“公交车掌掴门”和“新华山论刀”事件,再一次拷问公民的道德水平。一名后来获知是残疾人的小伙子,因在公交车上没有让座给抱小孩的妇女,被与其同行的某男子狠狠刮了五个耳光;中秋、国庆长假,高高兴兴出游华山,却遭遇血光之灾。有人假借“礼”的名义在行无礼之事,有人抛弃了起码的“礼”公然行凶,令人感慨,更令人反省。在现实生活中,无礼的行为处处可见,去银行喜欢越过一米线,排队喜欢插队,逛街喜欢乱摸,喝咖啡喜欢喧闹,开车喜欢冲红灯,出门旅游喜欢刻字留念,到了名人故居还要打个手势炒作,上个厕所也不冲冲水,吃完饭走的时候还带走人家的餐具,人家地震了我们挤成一堆抢盐。现代中国呼吁“礼”的重建,要恢复传统礼仪精神,让礼回归我们的生活,回归我们的思想意识之中。

  我心目中的礼,是《左传》中的“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一定形式的礼,对于社会,对于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对社会而言,礼是这个社会道德文明程度的直观表征;对个人而言,礼是其道德素质和教养程度的外在标志。例如,对职业和岗位的恭敬。人民公仆杨善洲,烈火金刚刘金国,抗洪烈士宋文博,哪一个名字,不是刻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丰碑?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城管执法,也在悄悄的发生转变。从暴力执法到下跪执法,卖萌执法,眼神执法,柔性执法,执法方式在不断的纠偏中创新和进步,相信,如果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城管工作也会得到市民的认同和肯定。我们今天有必要借助“礼”的形式,赋予“礼”以新的内容,用礼来评价各行各业的作为,对公民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特别是恭敬、尊重品质的教育。

  同学们,真正的礼不是一种约束,而应该是发自内心,心怀他人,以诚恳、恭敬的态度对待他人,这样,就必然会产生礼。升旗礼上安静站立,唱国歌,注视国旗升起;进入教师办公室敲敲门,叫一声“老师们好”,路上看到老师微笑打招呼;在校园里与同学和谐相处,以礼相待,克制不良情绪,主动帮助他人;回到家里,陪老人聊天,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情况,帮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与家人聚餐时不要低头玩手机;到了社会上,出行注意低碳、环保,在公车上主动让座给有需要的人,过马路关照一下老人家,见不平之事勇为、智为,与人交往多用文明语言,举止得当,这些,都是礼。以礼之名,可以改变自己,改变家庭,改变社会,改变世界。

  老师,同学们,国学经典中的礼,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理应成为国人思想上的圭臬,行动上的指南。传承礼,践行礼,捍卫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学校建设成书香校园、礼雅校园,把我们的社会建设成一个和谐有序的、高度文明的美好社会。

      文章标签:国学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