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阅读 > 阅读为话题的作文:感受阅读

阅读为话题的作文:感受阅读 (3000字)

投稿:雨叶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阅读为话题的作文:感受阅读3000字》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慢尝书香】

  慢尝书香,品味其中的一点一滴。--题记

  秋日的午后,手捧一杯香茗,伴着悠悠的茶香四溢,静下心来,慢慢品尝,并随带几本书将香茶和书香一同带进"黄金屋"。

  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往往忽略了深层次的阅读和深层次的品味。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多一些深阅读,它能让我们的生活馨香四溢,让我们的人生旅途"风景这边独好"。

  也许有人会说,浅阅读不也很好吗!它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又能让我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我觉得,浅阅读能让我们满足一时的需求,就长远而言,深阅读更适合我们的口味,能使人一生受益。

  走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主人公保尔的坚强毅力。走进《简爱》,我被简爱那种真挚、顽强不屈所激励。走进《名人传》,我们会被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那苦难和坎坷的一生所叹息,为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所折服。

  领略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深深感到尊严二字的伟大。深深品读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被李白的精神所影响,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自信面对,乐观挑战。深深品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领悟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真正含义和价值,促使我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活得更有价值。

  深层次的阅读影响了我们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走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体会到海伦凯勒内心的那份乐观、那份执著、那份坚强。每当失意时,想起书中的主人公的事迹,它帮助我走出失意,以一种新的姿态面对生活,迎接挑战!

  由此可见,深阅读让我们受益无穷,让我们深深品味到生活中的点滴。

  慢尝书香,我们仿佛走进荷香四溢的湖畔;慢尝书香,我们欣赏到无限美好风景;慢尝书香,我们走进了漫天星辰的夏夜;慢尝书香,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慢尝书香,"黄金屋"中风景独好!

  【篇二:犹忆书香】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淡淡的树影,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花杂衣香’,江南水乡,采莲歌女,绕过长桥,浅笑顾盼;‘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余晖,孑然一人!

  犹记得晦涩难懂的《诗经》,在臂弯里浅唱低吟;犹记得翔实的《史记》,千百年独成一家之言;犹记得浪漫抒情的《离骚》,在氤氲书香中,传唱千年!

  读书当如此,在深阅读中,永远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永远忘不了古人隔着千年时空,传来的阵阵书香。惟有深阅读,才能带来心灵的涤荡。

  总能看到江畔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发出点点馨香,遍染层林。他是感时伤怀,他亦忧国忧民,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浩,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汨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传唱的歌者,留给后世一片震惊。如果不是深入地了解,谁又能知道他的内心,谁又能知道他的凄苦,谁又能去学习他的节操?

  捧读《红楼梦》,‘新仇旧恨知多少’,想起大观园,就会想起她的泪!她自命清高,其实是因为孤苦无依,将自己紧紧地掩起。‘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或许她悲,或许她倔,只肯环着一池灵动的池水,幽然飘落。她也爱,爱那粉饰的百花洲;她也伤,伤那香残的燕子楼;她也恨,恨那有时似傻如狂的贾宝玉。她没有"好风凭借力"的气魄,有的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轻柔!她悲叹落莫,啼洒血痕,她只道她的命运也如落花,错过了花期。她会咏叹,如今已葬花,他人笑痴;待到他年,又会有谁将己轻葬?沁芳闸的水,总是在流,那样柔缓,那样清澈,正如她的生命。她的一生都在还泪,却经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走了,留给大观园一个故事,留给宝玉一段伤悲,留给才子一声惊叹!

  总喜欢想像‘莫道故园春色好,疆场碧血艳如花’,或许伤感的背后,还有战士模糊的泪眼。

  因为文化的深度,不会选择所谓的时髦;因为阵阵书香,才会选择细细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因为那是跨越了时空留下的记忆。

  捧着书香,看着窗外嫩绿的枝叶,在书海中,渐行渐远!

  【篇三:重拾遗落的厚重作文】

  中国的圣贤先哲大都强调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认为做学问就要把它弄明白,搞透彻,不能浅尝辄止,似是而非,因而孔子韦编三绝而精通周易。今日之时,商业化的文化如快餐般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往往手足无措,我们确实失去了什么,也许就是文化的厚重感。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浅阅读"同样是快节奏生活的产物,我们也许根本就无法空出时间来一次真正的阅读,更不用说研习经典了。但反思这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生活,我们不一定快乐,同时也失去了很多趣味,难道生活本身就这样吗?

  古代与现代的价值观念体系截然不同。古人专心做学问,对于贫困饥饿当真能安之若素。孔子有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矣。而今人则更多追求商业利益,一切以钱为主,这就引发一系列的商业炒作以及学术丑闻,争论与批评过后,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反思。

  失去了厚重的文化支撑,一个民族很难立足于世界。正如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外其它三国的没落与衰亡,它们的衰亡归根到底是文化缺失和没落。相反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建国历史却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样得益于那民主自由的先进文化。当中华文明经历了数千载的传承后,能否在当代发扬光大,确实还有悬念。

  环顾我们周围的读物,十之八九便是杂志,很少有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一本名著。其实知识本身就需一个长期的理解与领悟后方可掌握,而钻研名著正是这样的过程,虽然艰涩难懂,但细细咀嚼后却别有一番滋味。那些厚重的经典名著不应该是图书馆书架上的陈列品,我们只是恭敬虔诚地仰望,它们应该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学海无涯,学习本身就无法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阅读厚重的书籍,感受厚重的文化,你也会变得厚重起来,腹有诗书气自华,越是有学问,你才会越有气质。

  文化快餐只能作为一种尝试,一种体验,它不能替代主食。重拾遗落的厚重,沉潜宁静,到知识的海洋中开拓一片全新的天地。重拾遗落的厚重,让民族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我们会看到真正的崛起与复兴。

  【篇四:用心阅读】

  每当我们迈入浩如烟海的图书馆时,眼前的‘书山’不时让我们震惊:在这贯穿古今,兼容中西的著作中,我们怎样阅读,阅读什么?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在我们眼中,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用心阅读,用心体会!用心阅读,我们能体验中华五千年的香韵,能品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清幽和旷达,能体验李太白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迈,能体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凛然,更能体验李清照那"凄凄惨惨戚戚"的忧愁与悲愤。

  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有的人读死书,有的人死读书,有的人品其文化内涵,有的人知其‘大意’,有的人浅阅读,有的人深阅读,然而不管怎样阅读,我们只要用心,便能品出其文墨芳香。

  五柳先生的阅读方法也许值得我们借鉴,在这个竞争激烈、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不求甚解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步调。但是,他也没有完全地用放任自流的方法去面对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每有会意,便欣然望食"。无论怎样,我们要有用心去面对的信心。

  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我们能体验出五彩的人生,能品味绚丽的生活。许多饱学之士,英雄豪杰都受书的影响,他们有的潇洒大方,有的气宇轩昂,精神饱满,在无数人的脸上,洋溢出的更多是阅读带给他们的自信,国学大师季羡林饱读诗书,成了一代享誉文坛,兼容百家的大师,他用心体验了世界,用心品味了古今,使他成为光耀文坛的一颗巨星。

  在当今世界,有很多文坛巨匠和仁人志士,他们用阅读看遍世界,用阅读了解古今。阅读也成了一种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工具和窗口。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阅读方式,就像五柳先生不求甚解那样,但无论怎样,要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品味,要用心去寻求书中的真理。

  用心去阅读,博览群书,用心去阅读,潇洒走世界,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用心去体验,那么整个世界都将在我们的眼中!

  用心品味人生,用心体验阅读,我们的人生终将辉煌!

  【篇五:‘小议’浅阅读】

  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阅读,可以激发人的志趣;阅读,可以活跃人的思维……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读书的方法都要求我们读书时要精读、细读、深阅读,要求我们必须‘细嚼慢咽’,这就势必要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然而,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时间就是分数,时间就是前程,时间就是未来。因而学生都不愿将太多的时间花费在阅读上,久而久之,"浅阅读"便在学生之间流传甚广,那么,"浅阅读"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我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对于一个身在考场的人来说,你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深阅读;对于一个身在高三的人来说,时间不允许你去深阅读。因而在时间紧迫时,我们只能浅阅读,只能了解文章的大意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虽说"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但对于压力逼迫的高三学生来说,追求一种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兴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而,对于"浅阅读"和"深阅读"的看法,主要在于你个人的态度和需要。

  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泡茶的过程。

  在酷热的夏季,满头大汗的你最需要的就是一杯清凉的食盐水,因为它不仅可以帮你消暑降降温,还可以补充你体内缺少的盐分。这就像是考场中的‘浅阅读’,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自己所需的答案。然而在严寒的冬季,瑟瑟发抖的你最需要的则是一杯温热的茶水,因为它不仅可以帮你去寒升温,还可以驱除你体内的寒气。这就像是闲暇时的"深阅读",慢慢品尝作者的思想,方能获益。因而在阅读时,我们应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到底是"浅阅读"还是"深阅读"。

  其实,我们阅读就是为了陶冶我们的情操,激发我们的志趣,活跃我们的思维,丰富我们的知识。虽然我们的目标相同,但达成目标的方法却不计其数,因而在阅读时,我们需要根据我们的需要,选择阅读的方式,比如"浅阅读"还是"深阅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这"黄金屋"和"颜如玉"需要各自的需求来追求,因人而异。

      文章标签:阅读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